58同城是国内最大的生活信息服务平台,也有着和信息咨询类企业业务体量匹配的顽疾——虚假信息。
近日,有媒体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到,在近年来60起通过58同城、赶集网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诈骗案例中,有248名被告人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诈骗,超过5500名被害人受骗,诈骗金额近亿元。
在随后的声明中,58同城表示,“将严厉打击平台上的不良、虚假信息,提升用户体验。”
但笔者调查发现,由于存在一些规则漏洞,在拦截虚假广告这件事情上,58同城的“严厉打击”恐怕很难起到根本性的清理作用。
10块钱就能买一个虚假账号
除了此次诈骗案例中的虚假招聘信息,58同城其他频道虚假信息的问题也早有端倪。
以58同城较为热门的房产中介信息为例,6月12日,58集团曾联合我爱我家、中原地产等30余家房产经纪公司,发起全行业真房源誓约大会,向“10房9假”的行业乱象宣战。
讽刺的是,仅在誓约大会结束几日后,58同城便因平台发布信息失实被杭州市网信办约谈。
针对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公众自然会把矛头指向审核机制。对此,58同城在声明中列出一连串审核标准——“在58同城、赶集网上发布信息,都需要通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以及手机号、人脸识别、身份证验证、芝麻信用认证、银行卡等综合资质进行审核。”
此外,58同城还表示“建立了大规模用户服务团队,加大对于求职线下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强引导和提醒。”
但如果审核机制当真严丝合缝,信息安全团队规模如此强大,平台上的虚假信息从何而来?
笔者以“58同城、赶集网企业账号”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在网上发现若干“卖号”QQ群。在类似QQ群中,企业账号、发帖推广、设置自动回复消息等服务一应俱全。这些来源渠道不明的企业账号,成为撕开58同城审核机制的一个小口。
笔者以10元价格从某58同城赶集发帖交流群内购买了一个“未绑定单企账号”,按照账号倒卖者所述,用此账号绑定手机后、登陆58同城即可用企业身份发布招聘帖。
“单企”指账号仅认证了企业营业执照。为保证信息来源真实和求职者安全,58同城相关条款规定企业在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前需认证资质。
除了企业认证(内含营业执照法人、对公账号、营业执照第三方、营业执照普通),按照58同城的规则,账号认证还包括个人认证(内含网关认证、微信认证、人脸认证、芝麻实名、银行卡实名、手持身份证)、以及特殊资质认证(内含个人身份认证和其他认证)。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项目并非如58同城声明描述得那样需要全部认证,比如前述“单企账号”,企业只需完成营业执照普通认证即可发布招聘帖。
在填写企业基本信息后,记者的确成功发布了一个“服务员”招聘帖,当天就收到求职者简历,并在随后不久就接到求职咨询电话。
而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查询信息,笔者所购买的这家企业账号,已于2017年11月6日完成注销,企业处于注销状态,但这并不妨碍笔者用此账号正常发帖。
在后台招聘页面,笔者还看到了一则通知:“为提升求职者体验,保证优秀企业获得最佳招聘效果,7月11日起所有未认证企业和个人发布的职位将无法在线展示,也无法商业推广。”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此前未经认证的企业账号可以正常发布招聘信息。
58同城北京地区一名招聘顾问告诉笔者,除特定行业需要经营许可证外,大部分正规企业认证了营业执照即可免费发帖(数量有限)。
要利润还是要安全
虽然倒卖者对58企业账号来源讳莫如深,但类似这样的企业账号倒卖早已不是新鲜事。
去年年初,就有媒体曝光过“58同城信息采集器”,即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将求职者简历和相关信息全部采集下来倒卖,这样一套软件购买成本仅为几百元。
部分从业者通过类似软件大量爬取网站数据,形成自己的信息库,明码标价转卖给有需求的公司或者诈骗团伙,这一完整链条早已构成网络黑产。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许多求职者总是接到诈骗电话,且对方对他的信息了如指掌。
在此前的分析中,58同城平台的安全技术漏洞是用户信息泄露的重要原因之一。白帽汇创始人赵武曾分析过,一是58同城在移动端的接口导致可以批量获取用户的简历ID、以及加密不严谨的用户ID信息;二是另一个接口导致用户包括姓名等真实信息泄漏;三是58的微店程序能够通过用户ID获取用户的电话号码。
虽说任何一个漏洞都算不上高危漏洞,但多个漏洞形成组合,就足以酿成信息泄漏的大祸。
如果说平台因技术漏洞导致信息泄露是客观被动的,打击网络黑产需要的不只是一家企业的努力,那么过度重视销售,导致审核缺乏动力,则更像是主观原因。
类似58同城这样的信息服务平台,本质上是链接个体用户和企业,实现信息和服务的充分对接。最初为吸引用户,平台在企业端收费、用户端免费,也成为行业惯例。
从企业角度看,平台招聘信息体量庞大,用户刷新快,招聘帖若想获得最大曝光,必须占据前几页甚至首页置顶位置,才有可能实现招聘效率最大化。
企业花钱走捷径,平台也正好以此获利。
58同城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总营收为24.7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会员营收为9.2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1%;在线营销服务营收14.9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2%。在线营销服务指实时竞价、优先展示、精准推广等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58同城在线营销服务营收与总营收占比,已从2017年底超五成增长至超六成,而过度依赖会员和在线营销服务收入,则会导致58同城的天平倒向企业一边。
以记者发布招聘信息整个流程看,无论是随处可见的推广提示、还是后台各类推广套餐,58同城似乎无处不以付费推广为先。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生活资讯类互联网企业大多面临这样的经营压力和盈利诱惑,如果一味追求业务板块营收增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企业很可能会在打击虚假信息问题方面打折扣。
具体到58同城,它的“严厉打击”表态有多大诚意?这或许也是一个问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35760480@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删除处理。 以上内容均为网友发布,转载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