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户扫视内容,而不是阅读
用户在网站上扫视他们需要的内容,大部分时间不会阅读网站上内容。从眼动轨迹看,大量注视点散落在各个分离的区域,整个眼动过程带有一定随机性,而且速度很快。眼动轨迹可以清楚的显示用户阅读了哪些文本信息,用户通常用在一两个注视点就可以决定是否需要此内容或内容是否重要。
那么用户读到了什么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可以通过出声思维或在测试后进行访谈的方法获得。
二、文案设计——使用用户语言
不当的文案是很多可用性问题的成因之一。一般来讲用户不会在网页上花太多的时间。面对他们不理解的链接,他们更多的是忽视,而不是探索。文案设计要与用户期望一致。不进行可用性任务测试时,单纯的眼动追踪结果不能明确文案问题。用户注视某个词的时间或注视点多于其它词,这不能说明文案有问题,也可能是用户对此感兴趣。
如果用户的认识是查找具体信息,眼动追踪的数据是较容易解释的。如用户注视了某个链接,尽管链接是用户要找的,但是他们并没有点,这说明用户的期望与文案想要传达的信息有出入。
三、设计规范的统一
网站设计规范要延续用户网络使用习惯,这样可以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如很多网站的logo在页面左上角,对一个初次访问的网站来说,页面左上角是用户期望的logo位置。每个终端有其独特的优势,跨终端产品既要利用终端的优势,也不忘保持统一性,用户不必去适应新的交互方式。在设计元素的布局上,使用眼动追踪可以得到用户对某个特定元素的位置期望。
四、提高功能可见性
功能的外观设计隐喻其本身功能性,让用户能够很容易发现并使用。如红色的按钮吸引人们的点击,可见性通过这种方式自然而然的引导人们正确的完成任务。缺乏可见性首先会导致可用性问题,用户找不到或花很费力的找到需要的功能,在此过程中,用户要浪费多余的注视点、进行多次眼跳去寻找他们需要的功能。当然错误的突出不重要的元素同样会让用户误入歧途。用户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某些区域投入的多,那么其余区域肯定会少。交互元素在视觉上的强弱要与其功能在页面上的优先级相匹配,设计以达成有效用户目标或完成任务为目的。
总之,眼动追踪是一种手段,用更充足数据资料驱动设计决策,而不是仅仅靠主观判断,这样才能真正的关注用户,从而获得用户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