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感》读后感:
用户是以口碑来选择产品的
何为“服务型企业”?按照互联网思维来说,就是以用户为导向的企业,用官方解释就是:其工作重心是以产品为载体,为顾客提供完整的服务。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中,找准用户后,最重要的就是服务好用户,让用户来拉动用户。在这方面,科技圈里做得最好的就是小米。
莫老爷是小米“死忠粉”。家里的小米品牌无处不在,小米电视,小米音箱,小米排插,小米扫地机器人,小米灯泡,小米烧水壶,小米体脂称,小米书包,小米蓝牙自拍杆,小米手机等等。为什么粉小米呢?两个原因:
1.认同小米的价值观,让所有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小米承诺用户,硬件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
2.喜欢雷军,他就像一座灯塔,散发着理想主义的正能量光芒。无论小米未来能否改变世界,中国的历史会记得,曾经有一个认真做手机的人叫雷军。
这两天,莫老爷家里又多了一本小米的书,是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于2014年著作的《参与感》,莫老爷把它看完后,更加加深了对小米的喜爱之情。书的内容为揭开小米2010年至2014年间创造600亿奇迹的故事,即使放到今天来看,里边的一些商业理念也极有经典,毫不过时。
《参与感》认为,小米成功的关键原因是“口碑营销”,新时代,用户都是通过口碑来选择产品的,而且只要人与人还保持交流,口碑营销就永远是最重要的营销方式,那如何让用户给你打广告?小米的做法是,凭借极致的服务赢得用户口碑,继而通过口碑来做传播和营销,最终竖立品牌形象。
在小米的营销战略中,它们把服务做到了极致,获得了极高的口碑,但却在另外一个地方做得很少,那就是广告。对于广告的克制是小米崛起之路的特色,这从小米的发布会就能看出来,科技圈流行这么一句话:“罗永浩吹牛的时候大家以为他在说实话,而雷军往往说实话的时候大家以为他在吹牛。”可见小米的低调。
做好产品、服务好用户,不砸钱打广告,靠产品说话,这是小米的营销逻辑。莫老爷忽然发现另一家企业——华夏幸福(600340),作为中国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这家公司的打法和小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对于华夏幸福来说,它的用户就是企业,如果不做调查,不会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企业都是华夏幸福的追随者,再往下深究也不奇怪,华夏幸福为企业提供的服务是极致的,“死忠粉”只会越来越多。还有一个相似点就是华夏幸福的低调务实。产业新城的运营事业已经耕耘了16年,但是关于这家企业的相关新闻最近两年才有所耳闻。
低调成长,把服务做到极致,在为企业用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自我提升,这两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却有着相同的打法。今天这篇稿子,就把相关思考分享给大家。
一家高科技公司,和一家正在向平台型企业转型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如何对标?相似点又在哪里?
《参与感》认为,小米成功的关键原因是“口碑营销”,即凭借极致的服务力赢得用户口碑,继而通过口碑来做传播和营销,最终竖立品牌形象的。新时代,用户都是以口碑来选择产品的。
而华夏幸福也是一家注重口碑,力求把服务做到极致的公司。产业新城就是一个平台,左边连接政府,以及来自全球的在投融资、城市配套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参与建设产业新城的合作单位,右边连接企业用户,只有把这两端都服务好了,这个大平台才能茁壮成长。
“口碑营销”需要高质量的服务
《参与感》有大量体现小米极致服务力的故事,莫老爷举两个例子。
1.别的企业交付商品给用户后,往往认为与用户的接触就结束了,但到了小米这里,这才仅仅是开始。
小米研发了MIUI,能够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研发和迭代过程中。即用户完成商品交付后,可以在MIUI论坛上对手机的功能进行反馈,小米强制要求工程师养成泡论坛的习惯,直面用户所有吐槽。MIUI的升级制度是每周五更新一次,用户一到周五就很喜欢刷机,因为很可能发布的新功能就是他们亲自设计的,或者某一个被修复的bug,就是他们发现的。这不就是最贴心的服务吗?MIUI发布4年,论坛就收集到了上亿个用户反馈贴,打印出来的纸张可以绕地球一圈了。
2.大家都知道,任何行业,客户服务工作都不直接为公司创造利润,所以客服在企业内一般没什么地位。但在小米,客服是战略性的部门。小米客服团队薪酬高于业内标准20%~30%;公司给他们比传统客户服务工位更大的办公卡位;给他们充分的授权,比如有权限赠送客户小礼物而无须向主管申请等等...
再来对标看看华夏幸福的服务力,莫老爷也举两个例子。
1.与房地产行业不同,开发商通常是把房子交付给业主后,与业主的接触基本就结束了。但打造产业新城,把基础设施以及生活配套盖好,又把企业引入后,华夏幸福与企业的接触才刚刚开始。即企业办理完入园手续后,华夏幸福才开始为它们提供从企业注册、选址、落地、政策设计,甚至融资、厂房建设、招纳人才、后期运营、高效对接政府等数十项企业发展全阶段的一揽子服务。
且这一揽子服务每一项展开来都包含大量服务内容。以“政策设计”服务为例,华夏幸福会根据项目特点,为企业设计包含租金减免、土地补贴、税收返还等多元化的政策包,以及协助入园企业申请各级政府的优惠政策与扶持资金,推动政策落地等等。
2.华夏幸福的产业发展服务团队,同样也是公司的战略性部门。截止目前,该团队共有员工4600人,如此规模,全球绝无仅有。
产业集群招商团队已覆盖10大行业,共计200余位产业服务公司总经理,其中60%来自行业领军企业,40%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岗位。
| 已覆盖的10大行业 |
此外,华夏幸福还拥有约200人的研究规划团队、100人的落地谋划团队。且人员在10大行业并不是平均分配,如文化创意体量小的行业,团队人数相对配置较少,防止内部撞车或内耗;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型交通等万亿体量大的行业,人员相对就配置就多一些。同时,华夏幸福还将10大行业细分为42个二级子目录、118个三级子目录,前期对于产业链的分层次下沉与细致拆解,令产业链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恰如其分地纳入招商引资体系。
品牌路径,
都在铺广告这件事上尽量克制
对标了两家企业的服务力,我们再来对标它们品牌路径。前文说过,“小米的品牌路径是靠用户口碑来做传播和营销的”,《参与感》将这句话背后的逻辑整理为,先做忠诚度,再做知名度。
传统科技行业的品牌路径一般是先拿钱砸广告,比嗓门大,把知名度做出来,然后做美誉度,最后才是维护忠诚度。但小米的逻辑是,现在的传播渠道已经由过去的信息不对称转变为对称,用户只需要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平台发表个人看法,就可以轻而易举的令口碑广泛传播。在这样的转变下,一家企业好不好,光企业自己吹牛不算数了,做口碑比做广告重要,因为人人都是自媒体。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米都没有像友商一样,请大牌明星做代言人。后来是因为小米已经获得了千万量级的忠诚米粉,才开始扩大广告投放。黎万强说:“能把产品美誉度做到用户心里去的,一定是忠诚度,而不是知名度。”
直到现在外界都对小米存在一个误解,认为小米是善于营销才走到今天。实际上,小米手机的第一场发布会是在2011年8月,而那个时候MIUI已经发布一年,并积累了50万用户,在此期间,小米没有做过任何营销活动。也就是说,小米起步阶段,在0营销费支出的情况下,纯粹靠口碑获得了50万用户。
华夏幸福的品牌路径与小米颇为相似。
华夏幸福早年也是一直潜心做产品,偶尔顶多能在一些党媒上看到零星报道,后来,直到标杆作品“固安产业新城”能够用数据说话,被业界公认为国内最成功的产业新城项目,华夏幸福也因此积累了大量的企业粉丝,才开始尝试做一些多元化渠道的品牌推广。
| 固安产业新城 |
“固安产业新城”位于北京天安门正南50公里,地处大北京核心位置。截止莫老爷发稿,它累计引入企业超600家,累计招商引资总额超过1400亿元,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1.9%...可以说这也是国内民营企业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最佳案例,直接推动固安财政收入16年间增长近100倍,2017年达到98.5亿元,在全省各县市排名中位居第二。
其实,直到今天,华夏幸福在营造噱头和铺广告这件事上,依然十分克制。与房地产企业比较,媒体曝光率显然微不足道。《参与感》说,新媒体时代,信息公平对等,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用户会用脚把票投给他们心中的好品牌。
华夏幸福的票数情况如何呢?截至2017年年底,公司已在全国15个城市群布局了80余座产业新城,已有在孵企业超1300家,累计引入签约企业超1900家,招商引资额4000多亿元,掌握500万条以上有效企业信息,创造新增就业岗位8.2万个。
好了,以上就是莫老爷对标小米&华夏幸福的全部思考,如有理解不当之处,欢迎各位读者在文章底部“留言”处评论,给予指正。
最后还想感慨一句,这两家企业现在的股价都挺可怜的,小米是今年7月9日才在香港交易所敲钟的,但上市首日就破发。莫老爷还记得,小米在招股书里说,他最重要的财富就是米粉。真是又被感动了,莫老爷也想对小米说:“只要你们坚守现在的价值观,坚持做打动用户心、价格厚道的产品,我会支持小米直到最后的。”
| 小米高管团队 |
华夏幸福目前在国内也积累了大量的企业粉丝,有的“死忠粉”是华夏幸福的产业新城建到哪里,他们的分公司就落到哪里。现在是“粉丝经济时代”,这两家企业都在各自领域拥有大量追随者,却不能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的确说不过去。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1222/comment_1.html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1222/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