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发展迅猛,给人们生活以及各行业都带来了机遇,更加促使了新技术和新的行业发展模式生成和推广。
渝中区委书记黄玉林认为,重庆信息化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这不但是渝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渝中的重大历史机遇。“渝中是老城区、建成区,地域面积狭小、高层建筑密集,空间载体等方面的特殊区情决定了我们必然要聚焦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不但要大力发展大数据智能化等高附加值产业,同时也要用大数据智能化提升传统产业能级,以信息化发展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黄玉林说,此外,从产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在新一轮信息化浪潮中,国内各大城市中心城区纷纷出台措施,抢占发展先机, “如果不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渝中将错失良机。当前,渝中传统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兴产业也正蓄势而发,推动重点产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发展大数据智能化 信息孤岛有待破除。发展大数据智能化,渝中区有一定基础。
渝中区区长商奎介绍,截至2017年,全区集聚大数据智能化相关企业近3000家,规上企业115家、产业规模达200亿元,占GDP比重达6.3%,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大数据、智能化相关技术已逐步深入六大重点产业各个门类,发展竞争力显著增强。先后打造上清寺环球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发展集聚区,拓展空间至20万平方米,产业集聚度持续提升。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大数据智能化过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商奎介绍,一方面,渝中区在全市率先发展互联网产业,但与周边区县相比,龙头企业还不够多、竞争优势还不够突出,诸如南岸的物联网、渝北的大数据、沙坪坝的集成电路、永川的机器人等都已独具特色。“如今,渝中区举旗发展区块链,也才刚刚起步,亟待加速发展。”
同时,随着大数据智能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渝中区内部分企业创新投入不足,“转型能力不强,走一步看一步,走到哪儿就算哪儿。”
此外,数据壁垒、信息孤岛现象也有待破除,政务数据、企业数据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水平仍需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m.fh21.com.cn/news/view/5322927
m.fh21.com.cn/news/view/53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