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中国科技界的最大待解之谜——「陆奇去哪了?」,在今天揭晓谜底:陆奇正式出任 Y Combinator(以下简称 YC)中国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全权负责 YC 在华业务发展,并担任 YC 全球研究院(YC Research)院长,领导 YC 全球研究院的前沿科学研究。
8 月 15 日,YC 宣布正式入华的同时公开了这一消息。中国成为了 YC美国市场外展开业务的首个国家。此次 YC 在中国设立首个海外业务拓展团队,预示着这家全球知名的创业投资及加速器将全面发力中国市场,拓展其全球化布局。
YC 成立于 2005 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致力于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业解决方案,推动技术驱动型创新,是全球最富盛名的孵化器之一。官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YC 已加速超过 1900 家初创公司,这些公司的总估值高达 1 千亿美元,总融资规模逾 180 亿美元,其中包括 Airbnb、Dropbox 和 Reddit 等覆盖各行各业的独角兽创业公司。
在离开百度、经历近三个月的沉寂后,陆奇选择 YC 作为重启职业生涯的第一站。
对此,陆奇表示:「我与 Sam Altman(YC 现任 CEO)早在 2005 年相识,我们志同道合,对中国创新发展有着同样的愿景和信念。为此,我很荣幸加入 YC,并领导 YC 中国团队的筹建和业务发展。在人工智能等下一代技术浪潮下,技术驱动型创新模式契合当前和将来中国发展需要,中国也将成为未来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同时未来技术驱动型创新需要更多科研的投入,以及新型资本与科研的互相结合。」
另外,文化的契合或许也是陆奇选择YC 的重要原因。陆奇发布会现场谈到加入 YC 的原因时,强调,从 YC 的创始人到现在的领导人,YC 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很好的核心的文化,建立在创始人和领导人之间的文化。「是非常适合我在下一阶段持续我个人长期的一直追求的一个梦。」
未来,在陆奇领导下,YC 中国的投资来源将完全来自中国,YC 中国的四项核心工作包括创业投资与加速、为中国创业者定制的人才培训、科学技术研究、公益慈善事业。同时,YC 中国将专注于对中国经济和社会有深刻影响的人工智能与其他前沿科学技术。陆奇以「建于中国、为了中国、属于中国」作为 YC 中国的宗旨,并指出未来的投资基金将以人民币基金为主,对于陆奇而言,当前团队成员只有他一个人的 YC 中国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用最快的速度打造出最棒的团队」。
在发布会现场,陆奇接受了诸多科技媒体的采访,以下为现场采访记录,经极客公园编辑整理:
Q:现在国内资本遇冷已经是事实,请问您认为 YC 来到中国之后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您作为 YC 中国 CEO 要做的第一件事,或者说最先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A:对我来讲,做任何一件有益的事情,一定要平衡好两点。
第一是长期一定要看得很清楚、看得很远;同时短期每一步都要做得很扎实、很坚实。
长期来看,我们在中国的发展有很多空间。我们必需基于这个目的建立一个核心的基础,我们可以很快为中国的创业者在投资方面、在加速方面提供马上能够见到的效率,这是一定要做的。
同时,在人才培训上,要快速推进对中国创业者真正有帮助的人才培训;另外在科研、在公益,也要开始布局。我前面讲到必须建立基础,有的时候不能太着急,得一步步走。把 for China、of China、by China 这些事情做好,至关重要。
在早期,最核心关键的,是找到一流的人才、志同道合的人才,最终驱动有效的落地,需要一个顶尖的团队。虽然我们会有四个核心业务要布局、要落地,但总结下来最为重要的起点——是志同道合的人。我们一起真正从零开始打造一个 for China、of China、by China 的强大团队。所以,这是我现在的构思,也将是我会非常努力去做的,因为现在还刚刚开始。
Q:YC 中国将重点关注哪些技术领域?现在是否已经有项目、在看是什么样的项目?以及你说未来的资金将全部来自中国,那么现在是否已经对募资规模和资金来源有一定的规划?
A:首先讲一下对技术、领域的一个看法。因为 YC 是非常源头、早期的加速公司,所以基本上所有范围都会看。因为,任何一个领域都有颠覆性创新的可能,任何一个有志的创业者都有机会来改变世界。我们基本上看这个创业团队他的产品在哪里,创业团队的能力在哪里,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也会对某一些技术人员有更多的关注。YC 在美国它基本上每年都会有几次发布。YC 会说,「我们现在对这个领域更加关注,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创始人在这些领域里面来创业」。比方说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未来城市,新农业,等一系列。
未来的 YC 中国,我们也会按照类似的方法去做,现在还是非常早期,有一些是很自然的,我们会相当关注的。比方说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很多创新机会,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适合中国的国情。我们关注的企业一定会是真正是为中国发展,刚才讲的 for China、of China。所以总体是用这个思维方式来看投资方向。
对投资人,我们现在是计划未来会在中国融资,用当地的资金来投。至于投资的规模有几点要讲:第一,这是早期,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平衡,有的时候你冲得太快,长期的结果未必是特别好,但是我们也不想放弃一些可以推进的机会。具体的数字这些当然不便分享,但是总体是我们想快速进入,建立一个很好的基础。
同时,在打造坚强的基础的情况下,我们会不断地寻找快速成长的空间,这是我们总体的一个指导思想,如何来融资建立当地的资金。
Q:现在中国本土孵化器的话,基本上都是接受政府的补贴,本身盈利模式不是很清楚或很单一,大部分在 14、15 年遍地开花出现,但是到现在基本上倒了很多一批。您认为 YC 中国会和政府采取怎样的合作策略,如何避免本土化孵化器出现的问题?
A:起点是第一,要充分发挥 YC 的特长、YC 的基因。我们重点会在技术驱动创新这个领域去做,这是第一;第二,是做长期的科研的投入。因为这里我稍微引申出来讲一下,纵观全球,不光是中国,在美国也类似。我们需要对科研做更多的投入。因为从很大意义上来讲,今天我们每个创业者用来创业的工具,核心技术都是过去 20 年 30 年之前,以前提前投入的一些科研。
因此在科研很多层面上,政府在投入、在支持,如何与政府沟通,与政府合作,找到机会可以在科研上投入更多,这是我们要做的第一点;第二,在投入更多的情况下,让科技研究更快、更早地产生社会的商业效应,就是如何把科研和商业机会、和早期生态、和人才培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创新生态本身是需要创新的。大家其实都知道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了新的生产力,人工智能将是一个非常强的新生产力。我们必须找到新的生产关系,在新的生产关系当中,政府会起到非常非常核心的作用。研究,提供支持,帮助像 YC 这样的企业找到新的契机,让科研的投入、科技的创新、市场机会、人才培训、当地就业机会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将是我们关注的。
Q:我们知道前一阵国内有一个社交电商很火,现在上市了,您在里面担任独立董事,所以我想问一下您当时的考量是什么样的?通过您的个人层面,拼多多和 YC 会不会进行进一步的合作?
A: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我会适当地与一些高科技的企业进行交流和互动,其中一种形式是担任独立董事,前提是,我认为我真正是有能力对这些企业帮助他们长期发展。
第二,毫无疑问,我接下来的重点我的精力会在 YC 和 YC 中国。
长期来看,这两条路我会继续,毕竟整个创新生态非常大。YC 中国、YC 全球有很多工作要做,同时我个人也会持续的有一些机会。如果可以帮助一些公司更好成长,我是愿意考虑继续去做这样的事情。
Q:我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就是说 YC 在中国的这个基金是美元基金还是人民币基金,还是两只基金都有;第二个问题是 YC 中国目前的团队有没有搭建中,大概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
A:我先讲一下基金。第一,我们将来中国当地融资将会是人民币的基金;第二,YC 的宗旨是为创业者提供最完整最有效的支持。有些创业者它既需要人民币基金的支持,同时在一定的阶段,它也需要美元的基金的支持,所以我们也会适当地考虑如何有机、有效地综合人民币的基金和美元的基金,那具体形式会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将来适当的时候,我们也会跟大家沟通。
关于团队,目前为止 YC 中国,就一个,就是我自己。中国有非常多的一流的人才,我希望有机会跟他们交流,特别是志同道合的人。我一定要强调,早期团队建立一定要质量,理念的认同是特别重要。规模并不是你早期想要致定的一个大目标。所以总体来讲,用最快的速度打造一支最棒的团队是我现在要做的事情。
Q:关于团队,结合您在雅虎、微软和百度的工作的经历,您个人是怎么思考?您会利用哪些经验和资源来组建团队?
A:在组建团队上,可以用的资源,第一,其实也不叫资源,是你的人脉。在美国有一个说法,「you get a job,not because the one you know,but because who you know.」人脉其实可能最底层的,就是并不是说要有什么专业培训,我会充分利用我信任的人。
第二,也要通过 YC 目前的资源,YC 有一个很棒的校友群,其中有不少是中国的创始人,所以我会充分利用 YC 的群体,另外也有一些机构,我可以获得他们的帮助,但是通过一系列的组合的有效措施,最快最高效地找到高质量的人才,把控质量,志同道合,来建立这个团队,这是我最最重要的一个要做的工作。
Q: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其实现在国内的市场机构瓜分已经挺明细的,针对这个市场。对于创业者来说,YC 吸引他们的点是什么呢?然后 YC 会喜欢怎么样的创业者,喜欢什么样的项目,喜欢什么样的创始人?
A:好,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YC 会喜欢什么样的创业者?其实YC 核心理念挺简单的: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找世界上志向最大的人,最愿意动手做技术的人,帮助他们改变世界。当然具体在中国,我们一定要本地化,一定要按照中国市场的需求来做,但核心是这些。前面的问题,我可能要想确认一下你的问题的核心点,中国的市场已经被瓜分?你可不可以再讲一下?
Q:就是这个各个机构他们其实都会有偏向,对于创业者,比如说他做一个什么项目,他会知道说哪个机构给他投的话,会更好,他可以拿到后续的资金。
A:那我回答也相对来讲也比较简单。这是 YC 的 value proposition,这是 YC 差异化。就是 YC 最能提供的,别的机构是几乎没有的是:
第一是高度紧凑的培训,它培训的核心是真正能帮助你从 0 到 1,它有非常非常好的方法论,让你找到产品市场匹配。;
第二,它的社区团队非常棒。如果你自己创业会知道,创业是非常艰辛的一个过程,有很多很多问题。这些人无处不在,他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全球团队,当然这以后会是中国加美国这样一个创新团队。
第三品牌背书,这其实很明显。很多美国的企业,因为我也认识很多创业者,他拿到 YC 都等于考上一个名牌大学,真的一回事。有了这 YC 的融资、以后出去找客户,都会有不同层面的交流。所以这是 YC 独特的。
当然我还要强调的一点是,YC 中国必须把这些东西完全本地化,适合中国的状态,中国的生态,真正努力为中国的创业者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这是我们要做的。
Q:YC 之前在美国的投资方式是给一笔钱,然后占一定的股份,我想问一下你们在中国也是这样的方式吗?然后之前中国的 YC 创业项目,他们会去硅谷培训,以后还会去吗?以及你们是如何处理和美国 YC 总部的这种关系?
A:就是首先关于投资方式,我们会采取类似的方式,也就是说有一笔资金换取一定比例的股份拥有制,但是具体给多少资金换取多少百分比,我们必须要当地化、本地化,要适合中国的国情。
第二个关于培训,在过渡期,特别是 YC 在明年 1 月份,YC 培训是一年两期,1 月份一次 8 月份一次,明年 1 月份,因为由于时间比较紧,我们在中国本地化的项目可能还来不及出台,所以在 1 月份的话,我们现在想法就是培训还是在美国培训。但是以后会在中国培训,一开始会在北京做培训。
YC 中国和 YC 全球的关系方面,最重要把控的是 YC 中国要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秉承 YC 全球的宗旨,充分利用它全球的基因和全球的资源,同时也要充分的本地化。
这个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因为你要平衡,有一些 YC 的方法,未必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你说我要改,那如果改得足够大了以后,你就会说这可能跟 YC 就不一定一致。长期如何找到这个平衡?
我认为将是一个 YC 中国非常非常关键的因素。这是从关系上来讲,它起点是全方位的合作,这个我一点都不担心。YC 的 Sam(现任 CEO)会跟我花很多时间。刚才讲到 Eric(合伙人),他也会花很多时间来帮助我们。YC 的现在的合伙人对 YC 进入中国都是真的非常非常兴奋。
同时呢,YC 美国的合伙人,他们也知道将会从中国的创新生态学到很多很多有价值的经验,所以交流合作互动是基本的,我一点都不担心。我们会做很多工作,长期需要努力关注是做好平衡本地化和全球化之间有机的平衡。
Q: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其实 YC 这两年一直都有进入中国的声音,但是进展比较缓慢,进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次应该是完全准备好了,那契机在哪里?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您个人的,就是您得到这个工作机会的一个过程是什么样的?
A:我先回答第二个吧。就是我做出这个决定这个过程。其实跟我一开始分享的直接有关。我其实是有长期的这样一个理念,就是如何让我自己有机会参与下一波大的、有技术驱动的一个创新的机会。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会有很多业界的朋友做交流,在这过程当中越交流机会就会形成。最后是一个像漏斗筛选这样一个过程。
但我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我要做的选择,比方说有机会参与做贡献,有机会学习,同时我家庭的因素,时间因素、地点因素,最后这个选择会很自然会选择 YC。
第一个问题简单总结一下,很多美国企业都想进中国,但都知道要在中国成功很不容易。中国跟美国很不一样。很关键的一点,你要找到一个人,这个人能帮你组建团队,他既能秉承全球的使命,你要想推动,又能在中国可以有高度的自主快速运营的能力。
这不光是 YC,包括我自己以前比方说在微软,在雅虎,跨国公司其实都面临类似的挑战,他们都想进中国发展,但真正要好的发展,取决于你的团队和人、和相互之间的平衡。所以我认为我跟 Sam 的长期的缘分、长期的交流、共享的理念,给我这样的机会我非常非常珍惜。同时我和 Sam 一定会抓住这样的机会,真正把今天 YC 进入中国这件事情,成为一个长期对中国、对全球都有具体推动的意见非常正能量的事情。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1222/newslist_2_1.html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1222/newslist_1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