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文章资讯

与FM分道扬镳的荔枝,真的得到诗和远方了?

发布者:✎彪☞小贱    发布时间:2018-07-20 14:15:40    浏览次数:314次

这一边,视频直播的大局已定;另一边,语音直播的角逐才刚开始。

2016年,当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等移动电台一头扎进知识付费的洪流时,荔枝却选择了红豆Live开辟的新岔道语音直播,在转型后很快就实现了盈利。据官方公开信息,荔枝三个月后语音直播收入就超过了千万,如今已踏入亿元门槛。

今年年初,荔枝FM换了由熊本熊之父水野学设计的新Logo,去掉“FM”的尾巴,完成了由兰馨亚洲领投的5000万美元D轮融资,正式宣布与喜马拉雅FM等昔日战友分道扬镳。

一切看起来欣欣向荣。荔枝似乎找到了文艺与商业的平衡,摆脱了眼前的苟且,拥抱诗和远方。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从荔枝FM到荔枝:新的道路新的困境

据易观千帆数据,荔枝2018年3月活跃用户数为990.75万,环比增幅为-8.73%,已连续四个月出现负增长。不可否认,All In语音直播的荔枝团队对于商业趋势有一定的洞察力,但也不能否认走上新道路的荔枝也遇到了新的困境,不妨从运营和内容两方面来看一下缘何荔枝留不住用户。

一、运营上重蹈直播覆辙,荔枝缺少优质主播

语音直播并不算新事物,如果你对YY的历史足够了解,就会知道PC时代YY的语音聊天室已有语音直播的雏形,只是当时火苗太小,又对上直播的洪流,随着YY转型视频直播,这一形式也就被人忘记,直到红豆Live重启这一模式,语音直播才算真正开始发展。

不管过去还是现在,语音直播仍然是一门小生意,荔枝抓住了语音直播的红利,但是形式上也非常接近当时的语音聊天室,主播在其中搭档的角色类似于主持人。荔枝的与众不同源自这一UGC模式,而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

抓住语音直播红利的荔枝为了提高用户活跃,线上通过大数据分发、邀请明星或知名配音演员名人直播以及情景式活动来增加用户互动,如“谁是女王直播大赛”、“我的FM男友直播”大赛、“用心说”栏目等;线下则和喜马拉雅FM一样喜欢造节以及举办与声音相关的跨界活动,比如“约个声音的会”、“荔枝声音节”等。但用户活跃未增反降,正说明了荔枝在运营上已经乏力,植入《声临其境》的“用心说”栏目并没有激起用户的参与热情。

“人人都是主播”是荔枝FM转型语音直播以来的Slogan,在这一定位这下,荔枝平台上的主播占据了活跃用户的十分之一,主播人数达到300万,其中语音直播主播也有50多万。直播虽有很强的互动性,但还是属于单向输出形式,主播如此之多,必然会有大批语音直播间无人问津,荔枝上的很多语音直播间观看人数仅有寥寥数人。

“人人都是主播”也意味着荔枝平台上大量的主播以素人居多,尽管为了扶持优质主播荔枝成立了播客学院,但大部分主播依然缺少专业性,网上有大量询问如何使用荔枝语音直播的帖子,也佐证了这一点。

主播运营上,荔枝也是仿照视频直播,采用工会管理形式,显而易见荔枝会走上视频直播的老路,个人主播得不到扶持,而工会与平台分走了大部分打赏,非头部主播也难以得到流量扶持。过于倚重头部主播,并不利于UGC平台的稳定发展,荔枝对腰部主播的培养能力还有待提高,而用户全靠兴趣驱动参与语音直播,荔枝表现出的不专业性很可能会让专业主播流向其他平台。

荔枝从FM时代起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一直很被动,尝试过知识付费,尝试过广告,也尝试过周边电商,但都无一成型,过去盈利主要是靠广告,在转型语音直播之后,荔枝才通过直播打赏分成的盈利方式翻盘。但,荔枝也只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盈利模式依然非常单一,而劲敌在盈利方式的探索上已经走出很远,比如KILAKILA的盈利模式有直播打赏、游戏联运等。深究起来,荔枝的盈利模式单一与内容也有很大关系。

二、内容同质化、低俗化,荔枝品牌蒙阴影

荔枝出身于FM,在语音直播的内容上也沿袭了FM的逻辑,依托于情感、音乐等,而语音直播的优势也和夜间电台一样胜在陪伴性,主打睡前场景,因此也常有人将荔枝与夜听、十点读书等性质的平台相类比。内容上如此定位,缺点有二。

一是荔枝语音直播占据的场景少,内容上过于娱乐化,意味着往深度化发展较为困难,而荔枝去除“FM”的尾巴却是为了横向涉及所有与音频相关的领域,包括一直没有攻下的知识付费。如此一来,无法在场景上形成包围圈的语音直播,很可能会成为荔枝横向发展的掣肘。

二是内容定位过于宽泛,则意味着荔枝缺少可以纵向深度发展为壁垒优势的强项,论情感、音乐,移动电台具有更强的场景;论二次元,更名为KILAKILA的红豆Live比荔枝更加垂直。荔枝在内容的打造上已经出现同质化,过于宽泛的内容定位也对荔枝的优质主播提出了更高要求,但荔枝培养出来的知名主播数量尚不能满足此要求,内容的质量又如何保证?

除了同质化之外,荔枝在内容上面临的更大问题是监管不严。今年一月荔枝发布了ASMR的黑科技,为用户打造声音的虚拟现实场景;但好景不长,前不久南方都市报的一篇报道揭露了荔枝等语音直播平台上存在软**内容,ASMR也被列入黑名单,而荔枝也不得不开始下架此类直播,品牌也因此蒙上了阴影。

此问题其实早已在虎牙等视频直播平台身上发生过,如今历史又在荔枝身上重演,可见荔枝在享受语音直播红利的同时,却没意识到需要规范内容。平台对擦边球内容的不加约束,正是直播类平台遭受严格监管的原因。

与直播和录播所不同的是,语音直播更加看重内容,内容上缺乏新意和质量,导致荔枝留不住用户,用户活跃度持续下降。据官方数据,参与互动的用户仅为活跃用户的23%,从直播间的数据来看,参与评论互动的用户数只有百位的级别,单从用户互动层面进行分析,荔枝对用户而言还是偏向工具型平台。

UGC是荔枝的梦想,也是荔枝能够抓住语音直播红利的原因,然而新鲜感只能一时留住用户,用户与平台的情感维系,仍需要通过运营和内容来支撑。

语音直播新鲜感减弱,荔枝如何保持竞争力?

艾媒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在线语音直播用户预计突破1.5亿,用户规模与直播相比不大,但是增速在年均40%以上。语音直播拥有不少的市场潜力,未来的竞争者也必然会不断增加,尽管荔枝靠语音直播实现了盈利,但是红利短暂,新鲜感也只能为荔枝带来一时的流量,当新鲜感过后,用户就会流向其他平台,荔枝需要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的壁垒优势。

其一,语音直播和视频直播一样,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优质内容上,对于不见面貌只能听声音的语音直播来说内容比重也更高。目前荔枝上的优质主播数量还比较少,并不能满足宽泛内容定位下用户对内容的要求,荔枝需要将其中一个类别作为主打内容,以此培养优质主播吸引以及留住一批核心受众,再由此辐射向其他类别。也只有优质主播的数量足够多,荔枝基于兴趣的大数据分发系统才能有效运转。

ASMR虽具有发展前景,但需要严格规范,而荔枝的女性用户占比7成,对情感咨询类内容需求度非常高,有数据显示70%的心理咨询来访者为女性,而荔枝又有FM的家底,以情感咨询类作为优势打造,或许更符合荔枝。

再看另一选择。喜欢直播的另一主要群体为二次元用户,但目前荔枝的运营上走的是大而全路线,并没有很好的抓住这类用户的消费心理。配音符合二次元用户的兴趣,也能够增加用户互动,荔枝想要增加用户粘性,则需要增加更多诸如此类的社交性玩法。但,这也意味着荔枝与KILAKILA,将围绕二次元场景的语音直播进行激烈竞争。

其二,荔枝等语音直播平台的场景过于集中,晚间场景竞争激烈,但想要占据更多用户的碎片化时间,还需要延伸向上下班、午间休息等场景,形成全时段陪伴,才有可能提高用户粘性,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新的商业模式。

结语

从荔枝CEO的访谈内容来看,荔枝一直不甘于只做一个垂直语音直播平台,而是想做大做全,荔枝对于知识付费、短音频等细分领域依然抱有野心。

荔枝抓住了语音直播红利,但是由于运营上没有完全抓住用户的心、内容缺乏新意等,如今面临着活跃用户持续下滑的困境,不论是想延伸场景还是想延伸内容,荔枝都需要从内容和运营上去提升用户粘性,为此需要利用自身的积累,打造壁垒优势,再由此向其他领域辐射。

但愿荔枝还能抓住下一个风口。


郑州医院哪家看男科好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35760480@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删除处理。 以上内容均为网友发布,转载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