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第一阶段标准制定完成,有关5G标准规范、产品研发、商用部署等各项工作也进入了加速冲刺阶段,5G很快就会落地,融入到亿万普通用户的生活中,当然期间也面临各种挑战,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推进。
近日,5G和未来网络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业界人士齐聚一堂,探讨了5G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高通也作为嘉宾,由高通中国区研发负责人徐皓分享了关于在5G终端领域的研发进程和成果,尤其是5G的商用现实。
【5G商用演进高通都干了啥?】
我国提出要在“十三五”时期支持5G标准研究和技术试验,推进5G频谱规划,启动5G商用,欧洲、北美地区也计划2019年底或2020年实现5G预商用或商用。
这距离3GPP 2017年12月完成的NSA非独立组网5G NR规范、2018年6月完成SA独立组网5G NR规范,其实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十分艰巨。
而高通在5G商用加速上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在终端侧发布了全球首款5G基带骁龙X50,单芯片支持2G/3G/4G/5G多模功能,包括作为5G重要补充的千兆级LTE,并同时支持6GHz以下和毫米波频段。
目前全球已有20家OEM厂商基于骁龙X50开发相关产品,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全球18家运营商也正在基于它开展5G新空口移动试验。
据介绍,高通新空口终端原型机已与包括华为、中兴、大唐等厂商开展了互联互通合作,下一步还会通过高通移动测试平台(MTP)、5G参考设计,推动5G商用。
高通预计,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将有大量的5G预商用工作开展,而从2019年开始,5G商用将会有更多的里程碑事件出现。
【加入毫米波 4G转换5G效果显著】
5G有关键业务型服务、增强型移动宽带、海量物联网三大应用场景,而且不同于4G,可以考虑使用更高的毫米波频段,这也是高通的重点工作方向之一。
毫米波频段有较高的带宽和下载速度,但最大缺陷是更容易造成路径受阻与信号衰减,必须重点增强高效性和鲁棒性,包括多天线技术增强信号覆盖、手机天线设计等,
高通在已就毫米波5G手机的形状、大小、天线设计开展了试验,也通过自适应波束成形和波束追踪技术提供信道支持,确保毫米波能在非视距移动环境中稳定工作,保持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容量。
高通提出,5G覆盖时,首先要考虑复用现有4G基站,即为其加入5G技术。
为此,高通选择美国旧金山进行了5G网络模拟实验,现有LTE基站辅以毫米波容量,实现了5倍的网络容量增益,同时在4G 100%覆盖时,将毫米波加入现有4G基站,可以实现5G 65%的覆盖率,平均网页浏览下载速度均值也高达1.4Gbps。
而在法兰克福的另一组实验中,高通在6GHz以下频谱上进行了4G转换5G,下载速率均值从56Mbps提升至超过490Mbps,增幅高达8.8倍,小区边缘突发数据更是能够达到9.2倍。
高通也指出,虽然中国的5G频段资源主要是3.5GHz、4.8GHz,但中国在毫米波技术上的积累并不薄弱,许多研究机构和大学都有相关的研究,在基站技术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可以推动毫米波在中国更广泛的商用。
【5G应用实例和规划】
仅就网络速率而言,4G已经可以产生极大的社会效应,5G带来的真正改变则在于全新垂直领域的应用,可以将无线技术拓展到4G无法达到的领域和水平。
比如5G可以让部分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像城市基础建设中,5G可以将万物互联以及人工智能结合,对城市交通进行智能管理。
公共安全、自动化制造、自动驾驶等领域,5G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在5G实现预商用和商用后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当然也会给5G相关企业带来更大的挑战。
5G标准第二阶段R16的工作也已经展开,预计2020年初冻结,会让5G标准更加完善。
高通也已经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确定了一些重点方向,比如实现5G NR技术下的海量物联网,在许可频段上的的频谱共享,以及面向工业互联网的NR技术。
还有工业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机器人,5G拥有高可靠、低延迟的新特性,堪称“无线的以太网”,因此让机器人最终脱线缆束缚,实现完全自由移动,改变整个行业的面貌。
高通提出,5G和AI实际上有着非常多可以相互促进的方向。5G时代,AI将让所有终端更加智能,尤其是可以在每一个人的移动终端中实现,例如手机、音箱,让每个人真正随时随地享受AI。
事实上,5G从一开始就着眼于未来5-10年可能出现的新技术、新应用场景,因此5G技术在设计时,就预留了空白子帧和空白频率资源,既能保持前向兼容,无论物理层还是网络架构都更加灵活。
只有当出现了5G网络无法支持的新应用场景或者新技术需求,才有谈6G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