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财经界的风云人物,当属拼多多老板黄峥,周四美股上市的拼多多市值近300亿美元(2000亿人民币),黄峥身价近百亿美元直逼京东刘强东。拼多多已经成功在美股上市。从成立到上市,京东用了10年,唯品会用了8年,阿里用了5年,而拼多多只用了短短3年。
创立拼多多之前,35岁的黄峥曾任职谷歌,并有过多次创业成功的经历。拼多多在天使轮也得到了段永平、丁磊、王卫、孙彤宇等大佬的加持。可即便这样,黄峥仍然很难说服那些身处“五环内”、看不懂拼多多的风投。三年前在国贸的那天,他同样铩羽而归。
拒绝黄峥的风投,大致的理由有三:
1、拼多多的商业模式有点像玩游戏,是否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存疑;
2、电商发展的大逻辑是提升商品和服务的品质,拼多多实在太low了;
3、拼多多的商品太过便宜,加上物流等成本,账是怎么也算不过来的。
“你可以说我low,说我初级,但你无法忽视我。”让风投们大跌眼镜的是,“太low”的拼多多,激活了“五环外”潜在的广阔市场,“账算不过来”的拼多多,以新模式乃至假冒伪劣泛滥的形式野蛮生长,最终成功上市。
二
不过,讲真,身边很多朋友,是直到前几天拼多多上市,才第一次听说了“三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而“小王们”对拼多多的第一印象,是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
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是这样说的:
以下中国著名品牌恭祝拼多多成功上市:小米新品、松下新品、老于妈、粤利粤、雷碧、康帅傅、娃娃哈、大白免、太白兔、七匹狠、绿剪口香糖、可日可乐、必相印纸巾、Abidas、Adidiaos服饰、立日洗衣粉、超熊洗衣液。
段子归段子,但很多山寨品牌却真实存在于拼多多上。比如超能,拼多多上就一堆诸如“趗能”“趈能”“趄能”的山寨品牌。说实话,“五环内”估计无一人能全部读对这几个品牌的名字。
一款容声三开门冰箱,在京东上至少需要1459元,但在拼多多上只需344元。不过,只有仔细对照英文名称才会发现,此“容声”非彼“容声”也。但就是这样一款3天仅需1度电的山寨容声,竟然在拼多多上拼出了4万件。
买过之后,是不是骂声一片呢?事实上,用户评价里用得最多的关键词是“质量高”、“物流快”、“服务好”。那些发现“冰箱声音太大,就像放了一台发电机”的用户,也都非常大度地接受了。是啊,一台冰箱只要344元,你还能苛求什么呢?
所以,“五环内”不用拼多多的人,可能无论如何也看不懂拼多多,而“五环外”用拼多多购买低价甚至明知是假冒伪劣产品的人,却一直乐在之中。这不是一个高度割裂的中国消费市场,而恰恰是一个完整的中国消费市场的全貌。
“就中国的现状来讲,我觉得最主要是不均衡问题。”在上市前的记者见面会上,黄峥这样表示。拼多多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中国城乡差距、东西差距、互联网普及差距这样一种不均衡的现状。用黄峥自己的话说,“我们的核心就是五环内的人理解不了。”
这种不均衡导致的不理解是如此普遍,小王难以理解“五环外”的人为了体验曲屏电视,宁愿从拼多多上购买山寨货的,他同样很难理解的是,自己“五环内”的女朋友为了体验LV,也会美滋滋地花1000块钱买一个A货。
不均衡也意味着潜在市场空间的存在。李明说,当你看到中国的电商已经被阿里和京东牢牢占据,觉得已经没有机会的时候,看不到的是中国如此之大,大到很多人还从来没有过网购的体验。在这一点上,拼多多的逆袭跟今日头条、快手非常像。
三
拼多多的“成功”有三个策略不可不提:
1、继承了段永平广告轰炸的营销路线,拼多多的成功,是段永平营销技法在网络时代的一次成功实验。
当年,段永平创业之路,无论是在“小霸王”,还是在“步步高”,都是以天文数字的广告费,打开市场。这个策略并不复杂,简单有效,其实,这也是秦池酒、爱多VCD、脑白金们的固有套路。疯狂地砸钱投广告,赞助了快乐大本营等许多大型综艺节目。使得拼多多在电商领域里,从不可能中创造出可能。
2、成功利用了移动端取代电脑端的移动互联革命,并借助了强大的微信的力量。
阿里的天猫和淘宝,京东的购物平台,都已经在电脑上构建了强大的护城河。在互联网由电脑端向移动终端手机的变迁里,给崭新的电商APP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同时,拼多多独创出了利用手机微信进行“病毒式传播”的策略。即:在拼多多平台里,你打算买一件商品,它可能需要10元,但你将这个商品的链接,转发到微信朋友圈去,让你的朋友也去买,你就变成只需要支付9.5元。转发得越多,价格就会越便宜。事实证明,这个策略非常有效,仅仅3年,拼多多就坐拥3亿用户,“僵尸式传播”或者说“病毒式传播”,可谓成效卓绝。
3、做出了一个最高明的定位,准确瞄准了中国庞大数量的最底层阶层,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在中国的又一次巨大成功。
市场上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拼多多的崛起,意味着“消费降级”。甚至有说法认为,阿里用了十年时间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结果这些假冒伪劣商品又借助拼多多死灰复燃,这不但是“消费降级”,而且是消费的彻底倒退。
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消费升级一直是中国市场发展的核心主题。电商方面,网易严选、京东京造也纷纷瞄准了消费升级这一主题,包括阿里也将流量向有品质保证的品牌商品倾斜。而拼多多的逆势崛起,对很多习惯消费升级思维的人而言,确实是一种颠覆。
应该看到的是,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仅为18322元,月均仅1526元。而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有约8.28亿(60%)的人年可支配收入在2.1万元以下,低于当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万元,中低收入人群规模庞大。
而拼多多通过激活庞大的中低收入人群,让人们看到了中产阶级崛起之外的另一种维度上的消费升级,而从0到1和从1到10本来就是消费升级的两个阶段。当然,从0到1的消费升级必然是非常初级的,甚至以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形式表现出来。
所以,拼多多是受益于中国移动互联网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带来的消费升级。但这种极致低价的模式,又是通过对消费升级进行提前透支来创造的一种表面繁荣。而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则更是劣币驱逐良币,以“消费升级”之名,行“消费降级”之实了。
四
讲真,最近长生 生物的疫苗事件深深触动了我!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飞跃进步的时代,为什么那么多“真善美”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而那些盲目甚至不惜挑战法律的所谓“商业行为”却看似获得了丰厚回报。
就说拼多多,诚然,黄峥私德无暇,他在这次上市之后,甚至拿出3亿多元市值的股票,捐献给慈善事业,这在他这个年龄的成功人士里,是极为罕见的。比起问题疫苗的奸商们,他要好太多太多。
然而,那又如何?拼多多的营销模式,是以极度低价来吸引最底层的用户,而极度的低价,就必然注定了会是假货、次品、有毒副作用的物品的温床。拼多多越兴盛,假货就会越横行,我们这个社会对于“真”这个字的追求,就会越发遥远。
一个背弃了“求真信条”的电商,其实就是这个“比烂社会”里的一个“求假”加速器,社会包容度越高,其实对社会正义的损伤越深远。
“弱水三千,但取一瓢”,希望中国出现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家,更希望中国出现越来越多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