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文章资讯

码商成长计划升级背后:一只蚂蚁的奋进

发布者:科普院    发布时间:2018-07-16 17:06:16    浏览次数:293次

  一波密集的IPO案让人见证了本土互联网业的疯狂。但这也遮蔽了行业里一些静悄悄的变革。


  上周诸多新闻里,有条似乎被忽视了。那就是蚂蚁金服及阿里集团借助支付宝落实的生态扩张:7月11日,支付宝和媒体等生态合作伙伴在广州共同发起了“广州天下码商成长计划”。


  看去只是支付宝一场区域市场活动。而且,“码商成长计划”5月份就已公布过,说是将立足“成长”和“保障”两大目标,为全国各地近1亿码商(基于二维码服务)提供3年1万亿的贷款额度支持。具体实现路径则是蚂蚁贷款、理财、信用、技术以及阿里商业支撑面向码商的释放。


  是的,这一计划已落地两个多月。不过,若你注意到,5月以来,支付宝、蚂蚁、阿里集团在成都、西安等地快速推进,或能会意识到广州活动里隐含的某种意志。


  在夸克看来,过去两个月,只是支付宝、蚂蚁的试水。而广州计划意味着大规模开放与升级,它隐含着诸多意图:


  怎么理解呢?逐一来看。


  码商群体早就存在,为何定义它为一个庞大蓝海市场?


  我们说的“蓝海”,不是在于支付环节。它与这个群体的市场价值与市场痛点有关。


  要看到这个群体规模。2017年,它已超过1亿户。属于C端个人之外最大用户群。他们却也是中国商业社会最基础的从业者,考虑到个体商户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价值,它的数字化转型里,就隐含着巨大的产业机会。


  “码商”只是这一群体数字转型的初级阶段。支付之外,他们需要更多。只是,在传统ICT与金融企业眼中,他们实在有些不起眼:既不会采购、上马复杂的系统方案,也没有长周期的信用历史,无法获得泛金融支持。许多时候,他们只是被动适应挑战。


  调研显示,除了ICT技术与商业化支撑,码商的痛点反而在于缺乏一种社会化的保障,更多集中在孩子教育、健康、养老、资金支持等方面。后者与码商群体的社会化流动有关。这制约着他们的日常经营与生活。


  我们说,中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很短,这一线下商户群体的生生死死,可能更像蜉蝣。


  但谁又敢忽视这一群体的价值呢?在蚂蚁看来,它是继网商之后,互联网与商业结合的最后一块大版图,也是在贷款、保险等多领域待挖掘的商业蓝海。


  这也正是支付宝当初推出“码商成长计划”的初衷,旨在从成长和保障两个维度去帮助他们。具体的措施,则主要包括“多收多保(医保)”、“多收多贷(款)”、一站式进货的“多收多赊”(供应链与商业化支撑)等。此外,蚂蚁还为码商们提供用户运营支持,且不用安装复杂的系统。


  而广州计划,则是在5月计划基础上的升级。它的试水取得了成效。而广州码商群体则多达150万,仅仅通过多收多保领取免费门诊报销金的码商就有80万。整个广东也是中国个体户最多的省域。


  蚂蚁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在现场宣布,多收多保将在广州试点升级,理赔范围将涵盖全部社保定点医院,而不限于此前的二级以上医院。


  应该说,广州行动是整个码商计划的第二幕,也是大规模升级的周期。在它的基础上,未来可能会形成覆盖全国的方案。


  为何又说这是支付宝的一场生态反击行动呢?


  其实很明显。你知道,几年来,微信支付(财付通)持续冲击着它的地位,一度让它非常被动,竞争动作甚至还变过形。


  最新一份报告也能看出来。一周前,益普索《2018上半年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后已达8.9亿。其中财付通用户8.2亿,支付宝用户6.5亿,双方渗透率分别为85.4%和68.7%。以交易金额计,双方占比分别为47%、45%;以交易笔数计,分别为52%、40%。


  未必确切,但应该也是大致的印象。个人日常生活中,拥有微信社交平台支撑的财付通似乎占据了上风。


  而且,整体来看,至少未来一个较长周期,在交易笔数、交易额方面,支付宝想立马反超,应该相当困难。


  不过,不要以为C端占据优势的微信支付,就能真正颠覆支付宝。没那么容易。


  一是支付宝的历史更久,它趟过的许多坑,财付通还没有完全经历。而过去几年,它享受着支付宝在前面趟路的便利;二是支付宝不独C端服务,还有深厚的B端服务。蚂蚁金服现有的整个科技金融版图,至少在技术与泛金融世界,就主要建立在支付宝的发展基础之上。当然,它的商业维度,更多来自阿里体系。


  蚂蚁定义码商“蓝海”,目的并非仅在于支付环节,而是整合了蚂蚁整个服务体系。你能看到,“多收多保”、“多收多贷”、“多收多赊”,其实就是通过蚂蚁的信用、保险、贷款、供应链金融服务——当然还有隐性的技术输出,刺激码商广泛应用支付宝。


  数据为例。比如多收多保方面,蚂蚁保险20个人在7个月就服务了2500万码商,背后的底气正是来自于AI、云计算、风控等科技组合拳。据了解,AI在多收多保的贡献度已达50%以上。单审核环节,目前57%的审核都由系统自动判别,准确率高达99.99%。


  它再度让我想到蚂蚁的拓展理念,始于支付,超越支付。


  这是支付宝借助整个生态所做的反击。在C端层面,它可能暂时仍无法反超微信支付。但要说整个服务体系,至少在码商蓝海,它比微信支付拥有强大的生态力量,这也是蚂蚁乃至阿里集团整个云端服务的价值。


  相比微信支付,支付宝弱在广泛的链接力,社交确实给财付通插了翅膀,直接关联许多场景。但上帝是公平的,你有广泛链接与覆盖,但你的纵深服务就要差强人意。与历史积淀更深的支付宝相比,微信支付在科技金融维度还显得特别青嫩。


  事实上,截至目前,2B服务本来也是腾讯相比阿里的弱势部分。我不是说它缺乏2B的技术,而是整个公司过往服务的历史。2B也是2018年整个腾讯强调的方向。


  至于我们说,这是蚂蚁金服最大一次开放行动,同时伴随着S2B2C商业模式的重塑,其实也很明显。


  2016年下半年以来,蚂蚁金服经历了理念的升级,立场上,从过去的Fintech转向TechFin。金融维度上,除了有限的业务之外,它几乎走向全面开放。始于支付,超越支付,正是它落地拓展的路径。


  这打开了蚂蚁的新视野。你能看到,TechFin的重心在科技与智能,蚂蚁是一家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公司。当然,这个周期,它的主要场景是金融领域。但它也绝不仅止于金融。事实上,我们从2014年以来诸多活动中看到,蚂蚁正在持续渗透中国智慧城市、数字中国的概念。只是说,泛金融服务是它切入的关键场景。


  刚才已提到,码商成长计划里,几乎容纳了蚂蚁金服的全部业务:支付、理财、信用、贷款,当然还有技术与数据。


  若结合码商群体的规模看,当然可以说,这是蚂蚁平台一次大规模的这是全面输出行动了。


  这个模式最清晰的阐明,来自湖畔大学教务长曾鸣去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就是《在未来五年,S2B是最有可能领先的商业模式》。在他看来,随着业务日益复杂,传统的B2C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挑战。他说,真正有价值的模式在于S2B模式,而它最终触达之后,就是S2B2C。意思是,整合了前端供应链的S,赋能B,然后一起服务好用户。


  码商成长计划里,S当然是支付宝、蚂蚁金服乃至阿里集团整个体系。B自然是码商,C是最终用户。


  我们能在过去几年许多热门概念中看到这种服务形态的普及。各种轻应用、社交+电商等等。


  你可能会接着说,基于微信的各种应用,尤其微商群体,不就是S2B2C吗?


  形式上是。但区别在于,S给微商扮演供应链,提供商品或服务,但微商服务C的过程,S完全并没有完全或深度参与,很难得到数据与在线协同状态的反馈。这其实谈不上真正的S2B2C。微信与诸多泛电商平台的合作就是这种状态。


  这里面的优势与尴尬,你能看到一些所谓社交电商的表达中感受到:它们一面强调腾讯微信入口的价值,一面又说并不依赖微信,自家APP占比越来越高……


  S2B2C商业模式中,需要S端具备以下条件:


  支付宝一直被视为整个阿里技术创新的典范。蚂蚁金服基于支付宝而生。它是截至目前本地乃至全球科技金融业务最完整的平台,不仅有支付、理财、信贷、保险、信用、数据、云服务,更有来自阿里系的长期的开放积淀。蚂蚁金服完全符合上述特征。


  与它相比,微信支付就显得单薄多了。虽然整个腾讯拥有互金版图,但我们认为,只要财付通继续过度依赖社交概念,它就不可能锻造出真正有效的S2B2C模式。


  而且,即便能形成许多个案,在合作的效率、深度上不可能多么出色。


  而在支付宝、蚂蚁金服、阿里集团这里,其实日益呈现为一个整体。在赋能码商的过程中,这一体系所具有的效率、痛点的触达、服务的深度,是微信生态很难匹敌的。


  这一动向,你能从阿里新零售拓展的路径中感受到。而之后,阿里也已成为蚂蚁的大股东,强化了双方的协同与共享,S2B2C的效率与深度将会进一步提升。


  这也是我们为何说,码商成长计划同样是阿里集团整体战略输出的动向之一。


  它与阿里从点、线、面过渡到“体”的阶段深有关联。这个集团确实已经步入生态博弈的周期。很多时候,若你只是对比局部,能看到它或许有一些被动,但若PK整体,至少目前,你很难找到与它对标的组织。跑百米,可能胜过阿里局部业务,但要跑一场马拉松,想战胜阿里,实在非常渺茫。


  我相信,接下来,腾讯、京东、美团以及整个阵营,也会有所响应。


  当然,蚂蚁自身也要承受一些压力。因为,我们看到,码商行动计划里隐含大规模的补贴。虽然它不缺钱,但这会影响它短期的毛利。


  不过,着眼未来,我们认为,蚂蚁应该不是出于纯粹的竞争而落实码商成长计划。这是一家富有情怀的企业。


  微信生态其实根本不是支付宝最大的挑战。它甚至是一种创新驱动。


  码商成长计划升级背后,在夸克看来,就是支付宝、蚂蚁金服、阿里集团立足自身价值观、商业立场、优势竞争力,回归到业务基本面,而落实的一场大规模开放行动。


  只是,短期,它事关支付宝的破除挑战,事关蚂蚁金服的生态构建,事关阿里集团的开放与协同,更容易让人看到竞争的一面罢了。接下来,相信微信们会有反应。但愿别停留在支付与补贴层面。太原东方男健医院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35760480@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删除处理。 以上内容均为网友发布,转载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