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昨日下班回家在滴滴上叫了一辆出租车,在跟师傅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在滴滴刚刚起步的时候,他也会开自己的车去跑滴滴赚钱,那个时候奖励多,补贴高,每个月挣个1W+是很轻松的事情,然而师傅表示,现在都不再跑滴滴了,因为现在开滴滴确实很难挣到钱了。
出现这样的情况实属不应该呀,毕竟中国滴滴网约车市场前景本来是一片大好,如今却遭到不断的吐槽,这到底是为何?原来,就在国家严厉规范网约车市场的时候,滴滴打车平台不但没有发挥大哥的作用,对滴滴司机提供一定的补贴奖励,反而提高抽成比例,变相涨价,加之私家车高额的保养费用,让不少车主苦不堪言,据说,现在有点骨气的师傅都不跑滴滴,寻觅新的工作机会去了。
其实,除了滴滴师傅对现状不满之外,乘客们也有很多吐槽点。早在2016年8月,滴滴就收购了优步中国成为中国网约车市场上的龙头老大,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当时滴滴的市场份额高达90%。然而,我们都知道,垄断的结果就是市场缺乏竞争,价格自然会被抬高,但与之伴随的却是滴滴服务质量的下降,对于乘客而言,就明显降低了乘车体验,引起不满是正常的事情。
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主退出了滴滴市场,网约车整体数量下降,不禁让人思考:我们是否又要退回到几年前打车难的窘境中去了?我从出租车师傅的口中得知,目前,在重庆市,大大小小的出租车公司大约有几百家,然而规模大一点的也不过就那么几家,比如他所在公运集团,而小一点的出租车公司呢,可能只有几十辆公交车在运营,就这样的规模确实难以完全满足打车市场的需求。网约车有存在的必要吗,小编从一个乘客的角度表示:太有必要了!既然滴滴不行,总有其他的平台可以替代呗,像美团、高德这样的平台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抓住时机入局,开始大肆发放奖励、补贴,抢占市场份额,对于网约车车主来说,从短期来看,用哪个平台不重要,重要的是看看哪个平台补贴高,我就用哪个。
然而,从长期来看,这样的第三方平台还能存在 多久呢?随着无界零售时代的到来,去中心化理念广泛传播,互联网越来越发达,我们不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买卖双方为什么一定要借助第三方平台才能进行交易呢?我们看到,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催生了不少中赚差价的中间商,羊毛自然是出在羊身上。拿网约车来说,如果师傅不再被第三方平台抽成,那么价格是不是就能够下降了呢?对于车主和乘客是不是双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