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情往来自古有之,尤其是在相对静态的农村,它是维系邻里关系的一种基本手段,是老百姓之间互相加深感情、互帮互助的传统模式,是一种良俗,不具有任何危害性。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请客送礼的花样不断翻新,人情风越刮越猛,礼金越来越重,形成了巨额的“人情债”,严重影响着农民的生产生活,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沦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恶俗”。
沉重的“人情债”不仅拖累了农村的父辈们,而且已经成为农村年轻人最想挣脱的“枷锁”。不管是平时,还是年节,虽然思念父母亲人,但越来越多的80、90后不愿意回到农村。同时,尽管很多地方政府想方设法把投资的政策倾向农村,但因为“办酒风”,因为“人情债”,使得很多年轻人对农村望而却步,最终导致农村走进 “空壳”。没有了活力的农村背着“人情债”负重前行,严重拖累着中国的整体发展。
农民的思想觉悟普遍不高,屡屡被“人情债”困扰后,为了收回已经送出的巨额礼金,往往不自觉地想出一个“与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有喜事大办,没有喜事“创造”喜事也要办。高考失利办“安慰酒”,出狱返家办“洗心革面酒”,小孩子还没出生也可以办“保胎酒”,连母猪下崽也要办个酒席庆祝庆祝。你来我往,硬生生地把原本和谐的人际关系扯进竞相办酒的“恶俗”里,人情往来陷入变相“敛财”的恶性循环里。可实际上,每次办酒都需要酒席开支,人情活动越是频繁,酒席开支就越多,农民的大量收入都被消耗在操办的酒席里,而最终受益的,无非是那些出售酒席原材料的商家或是承办酒席的酒店。
tps://yyk.familydoctor.com.cn/20402/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1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