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克鲁斯和陈凯歌的共同点,不是都离了N次婚,而是在1986年都拍了一部军队题材的电影。
陈凯歌拍的是献礼片《大阅兵》,他试图在阅兵训练这个严肃题材中发掘展示战士们的个性,杂糅着对秩序的渴望与反叛的冲动。
《大阅兵》开场就是一个从飞机上俯拍的长镜头,摄影师是张艺谋,这是陈凯歌和张艺谋最后一次合作。多年后,陈凯歌认为这部作品是失败的,影片里表现的东西是混乱的。回顾第五代导演,这部作品也往往被忽略。
成的是汤姆·克鲁斯,《壮志凌云》同样是拍军队训练,但穿插着与女教官的爱情,把个人英雄主义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24岁的他开着F-14战斗机,把一个个性十足的空军战士形象树立成了美国青年偶像。
电影《碟中谍》在这一年启动,汤姆·克鲁斯拒绝重复自己,就没有接着拍《壮志凌云2》。没人料想到他后来凭借着《碟中谍》系列成为真正的好莱坞巨星,就像没人料想到《大阅兵》里的摄影师张艺谋最后一路成为“国师”,承担起无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还是国庆60周年晚会等一系列国家任务。
1
碟中谍的中国往事
▲《碟中谍》中国内地海报
1996年,第一部《碟中谍》在中国上映的时候,已经比美国晚了7个月,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碟中谍》这个名字出现在杭州市委机关报《杭州日报》上,其中一则是杭州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广告,汤姆·克鲁斯那时候还被称为:汤姆·考鲁斯。
《碟中谍》与杭州的关联在多年之后才开始显现,毕竟那时候马云还在往北京的国家体委跑,推销他的中国黄页,吃了长相的亏,他常常被认为是个骗子。
更多的人看到第一部《碟中谍》还是通过影碟机,广州的《家庭影院技术》杂志把这部电影称为“不可多得的试机佳作”。
这是一份专业的鉴定,他告诉你,如果你的音响足够好,你会在火车拼死搏杀这段高潮戏里,伴随着低音的隆隆声,你还能听到金属碰撞声,零件的飞落声和气流的冲击声等细微的真实音响。
“影碟后半部,汤姆·克鲁斯饰演的伊顿韩特潜入中央情报局窃取间谍名单一段,故事情节与音响效果配合的十分精致,当伊顿从天井的散热空调孔细绳而下时,背景音乐戛然而止,库内一片寂静,此时无声胜有声。一滴汗一把刀下落的声音被夸张的放大,令你不禁怵目惊心。该段录音要求极高的信噪比,倘录音不佳,将使效果大为减色。”
《碟中谍》也是汤姆·克鲁斯的“克鲁斯·瓦格纳”制片公司公司第一部作品,全球大卖4.58亿美元,名利双收。
据说第一部《碟中谍》在中国的票房是4510万元,当时你走在影院街道上或许还能看到手绘的阿汤哥电影海报。这还得归功于中影刚刚开始的引进政策,他们每年以分账发行的形式引进10部国外电影,也就是后来俗称的“十部进口大片”。
1996年内地的票房冠军是8000万票房的香港电影《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排在《碟中谍》前面的还有《勇敢者的游戏》、《勇闯夺命岛》等。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地观众领略了间谍和中情局的形象,真正本土的谍战剧在此后十年间逐渐茁壮。
作家麦家在第一部《碟中谍》热播之前已经写作了十年,1997年他从军队转业到了成都电视台做编剧,中国谍战剧热潮要到2006年热播的电视剧《暗算》才真正显现。巧合的是,麦家第一部长篇《解密》问世时,《碟中谍2》正式与中国观众见面。
2
2000年,曾对第一部《碟中谍》赞不绝口的《家庭影院技术》杂志,给了《碟中谍2》相当负面的评价。它在文章《豪华包装下的狗尾续貂》里直抒胸臆:我奉劝各位影迷把本片开头汤姆哥哥不用替身,亲自上阵的惊险爬山镜头,以及片后几段激烈的飞车镜头录影下来,留作你家招呼客人作为余兴节目外,其余部分都可以扔进垃圾桶里去。
这部原定于在1999年北美圣诞上映的大片,推迟到了2000年暑期档,中国电影院的观众则更晚了,要到2002年11月才能看到这部中国香港导演吴宇森指导的作品。
《碟中谍2》的中国票房也一般,只有2500万元,因为大多数中国观众早就在2000年拿到了DVD版,包括《杭州日报》、《大众电影》等主流媒体,也在那个时候已经做了介绍。
票房不高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电影市场在2002年已经进入商业大片时代,这个标志就是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取得了当年票房冠军,收获了2.5亿元。
更重要的是,新修订的《电影管理条例》开始实行,允许国营电影制片单位以外的人员和机构从事电影摄制业务,这结束了电影业计划经济、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于冬的博纳就成为第一家获得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的民营公司。
碟中谍的中国往事
▲《碟中谍2》DVD封面图
2000年的《碟中谍2》是系列作品中口碑最差的,以至于《家庭影院技术》杂志批评说,“本片最失败的是选角,两个反派人物完全没有分量,使人怀疑是否汤姆哥哥的片酬太高,都没有余钱请到其他大牌明星了,于是随便在澳洲街头找两个小混混充数。”
即便吴宇森导演3小时版本被砍掉了一个多小时,但《碟中谍2》却赢得了当年全球票房冠军。
片中著名的惊险的攀岩镜头,一共拍了七次,导演吴宇森认为该用替身,但汤姆·克鲁斯还是亲自上阵,只用一根安全绳做保护。与之相映成趣的是汤姆·克鲁斯的高片酬,据说他当时每部《碟中谍》片酬都在7000万美元左右。
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个“天价片酬”相比国内流量明星确实是理所当然,56岁的汤姆·克鲁斯为了练习高空低开,可是敢从7620米高空反复跳伞125次。
3
碟中谍的中国往事
▲《碟中谍3》西塘古镇
《碟中谍3》与中国的关系更近一步。
2005年11月24日,如果你在浙江西塘古镇水乡旅游,你可能会真正近距离感受好莱坞的电影制作。《碟中谍3》在这里取景,当地的村民还充当了临时演员。当时还是新京报记者的卓伟,也特意赶去了现场,做了全程偷拍记录。
这一年好莱坞票房再度下跌7%,开始在中国寻找新市场,自然是应有之意。汤姆·克鲁斯把这部片子的结尾就选在了上海。更重要是,当时的中影集团总经理韩三平也去剧组探了班,为了谈成合拍片,这样制片方的分成会从10%提到30%。
中影的确是参与了《碟中谍3》的投资,只是后来的发展却并不顺利。2006年,《碟中谍3》先是取消了上海的首映礼,后来又说担心审核流程可能会被盗版,迟迟没有送审。最后的结果其实是卡在了审查,因为片中上海和西塘是恐怖势力藏匿致命化学武器的地点,形象比较负面,最后不得不删除了6分钟,包括汤姆·克鲁斯被严刑拷打和西塘居民搓麻将等镜头。
等到修改完上映时,已经比美国晚了俩月,《碟中谍3》被动拖进了暑期档。不仅面对着《疯狂的石头》这样口碑之作,还与《超人归来》竞争,《碟中谍3》也成了系列中存在感最差的一部,中国票房8200万元。
那一年是中国电影丰收的一年,国产大制作占据票房前三名宝座: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2.91亿元、冯小刚《夜宴》1.3亿元、于仁泰《霍元甲》1.05亿元。
4
碟中谍的中国往事
▲2002年~2012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一览表
等到《碟中谍4》上映的时候,已经是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第十个年,它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市场。
中国当时与美国达成协议,同意在每年引进20部电影的基础上增加引进14部IMAX或3D电影,美方分账票房比例升高,这给众多国内电影制作的生存带来巨大压力,但如今回头看,这无疑刺激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碟中谍4》没有再度与中影携手,票房6.75亿元,派拉蒙怎么也想不到,精心制作的《碟中谍4》会在中国电影市场输给派拉蒙另一部情怀影片《泰坦尼克号3D版》。后者在中国席卷了9.48亿元票房,成为2012年中国海外电影票房冠军,这与美国市场截然相反。
事实上,在派拉蒙出品的两部电影占据着中国电影市场大量份额,优质好莱坞大片疯狂涌入中国市场之时,国产电影也没闲着,《人在囧途之泰囧》成为票房黑马冲进了观众的视野中,它以12.67亿元的票房成为了当年的内地票房冠军。中国电影市场也自此开启了以10亿元为计算票房单位的时代。
低成本、轻喜剧电影获得超高票房的奇景也就此展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5
第一部《碟中谍》上映19年后,2015年秋天,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终于和阿汤哥坐在了一起,谈笑风生。
一个称赞对方帅,一个羡慕对方的成就。
对了,别忘了当年年第一个发布《碟中谍》广告的《杭州日报》,华媒控股如今是杭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
就在2015年夏天,华媒控股也和阿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新媒体、本地生活、文化创意、互联网广告等领域开展合作。”此类新媒体产品及服务,将以有利于阿里巴巴生态体系完善、有利于华媒控股媒体升级为前提条件。“新媒体业务,也是华媒控股总结年度业绩增长时的亮点。
这是互联网影业们风起云涌的时代。阿里影业按照合同约定,将分享《碟中谍5》在全球的票房,它负责了《碟中谍5》的线上宣传、衍生品销售、票务三大部分,最后获得6870万元的票房分成,这一成绩也是当年业绩的亮点。
现在是2018年的秋天,《碟中谍6》在内地票房已经超过7亿元,这意味着,阿汤哥主演的电影全球票房已突破100亿美元大关,《碟中谍》系列为其贡献了34亿美元。他已经远远不止是一个演员而已。
《碟中谍》系列不是好莱坞最卖座的系列电影,但可能是最直观见证中国电影市场化历程的一系列作品,它保持着灵活的身段,又不断尝试突破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