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已然发展了十几年,但显然,人们对它的理解还是处在一个相对模糊的状态,城市电商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电子商务的价值仅仅停留在利用网络进行商品交易的阶段。然而,等你到了农村,你会惊喜的发现“电商”这么高大上的头衔在他们眼里只是满口胡咧的小贩,信服力甚至还没有一个走街串巷的“货郎”来的靠谱。许多人听到我们讲电子商务下乡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我们是卖电子产品的,好一点的会理解为网上购物。不过还好,毕竟这是一个科技高度发展,信息通畅的时代,只是城乡差异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人们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存在偏差,慢慢我们只有将错就对地将自己心目中的电子下乡入乡随俗的描述为网上购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他们一步步地引上国家政策的正道。
说实在的,在信息高度畅通的今天,若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有些农村的信息传输还停留在广播、电视单向传输阶段,手机的信息传输与交互功能也仅仅被局限的约束在了短信与电话上面。我认为,与其说是由于落后导致的信息不畅,不如毫不留情的讲,信息交互与传播刻意的避让是导致农村目前信息闭塞的主要原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们如今在城市里大肆宣扬互联网时代的同时,是不是跑的有点太着急了,城乡的发展毕竟是一场国家层面上的团体赛,你健步如飞,我步履阑珊,你说你已经“赶英超美”,可一算“人均GDP”,你又嫌弃我给您拖了后腿。
谈到城乡差异以及乡村横向差异时,半年多的市场调查让人颇多感想,同一乡镇的不同村,经济发展水平及观念意识相差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虽说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条件的约束,但人们的思想观念能否体现在对知识改变命运的理解上以及乡镇领导为政一方造福百姓的主观意识上才是制约地方经济的决定性因素。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越是贫困户越是保守与落后,越是自闭与自卑,他们不愿接受新鲜事物,缺乏创新意识。越是自然条件优越的人,人们思想明显活跃开明,头脑灵活而精明,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最主要的一点是当我们带着电商下乡的使命走下去的时候他们已经提前接受了电子商务的概念并进行相应培训,早已做好了电子商务的思想准备,只欠东风。这是我们感到异常欣慰的,也为我们的工作带了极大的方便和动力,我们不再像是一个义务的传道士从零讲起,还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尽打比方举例子等手段,更不需要搬出国家政府文件和讲话精神的背景资料证明自己的正统,他们欣然接受我们的来访,我们有时更像是受到了财神般的欢迎。与之截然不同的有些乡镇,除去口舌之苦不说,我们还要被误解、被赶出门、被嘲笑,各种无奈、无语以及不时的狂喜给我们的下乡之旅增添了不少乐趣和神秘,我们的心境渐渐平和,遇到不懂得乡亲我们明明知道它不会感兴趣,也没有能力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但我们还是进行义务讲解,我们渐渐的把自己当成了电子商务推广与宣传的传道士。
此次电商下乡之旅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农村不断加剧的“空心化”现象,在我们的走访过程中,XX乡、XX乡、XX镇、甚至乡政府就位于县城内的XX乡的“空心化”现象也是极为普遍。说白了,农村的商业大多以个体户超市为主体,可到了这些地方,你会发现超市里的经营者大多是一人独自看店,所谓的“经营”用“照料”来形容更为妥当,超市的存在价值与效益关系不大。同行的XX有一次用眼神问我要按照惯例去向一位老人宣扬电商的好处,我笑着摇了摇头。没人敢奢望能说服一个靠在太阳底下闭目养神的老者,说服他们是上帝的事,我们只能去说服他们的儿子。可尴尬之处在于,我们在这个村子里找不到他们的儿子。
。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时至今日,我才发现,不光是我回乡的行踪变得稀疏起来了,整个村子里的年轻人也稀疏了起来。莫名感伤,却也只能够感伤,毕竟就连我都是乡村“逃荒”者中的一员,而我显然已经回不去了。
独坐危房前的孤寡老人,旧宅和旁边的新楼仿佛两个时代。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城乡一体化?我想政策制定的初衷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但就实际情况而言,一体化进程中,城乡之间纽带的构建后所建立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单向的,原先意义上的城市带动农村,也只是逐步变成了农村向城市的渗透。这种渗透绝不是地域领域的扩张,相反,这是一种类似于物种迁徙的人员流动。
电子商务与其说是新兴产业,倒不如说其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相应配套设施的补充,期间的发展也是追赶,是一个补足的过程。相对于农村而言,高低立下的经济水平使得电子商务在开展之初就将谋划的立足点放在了城市里。这个决策在当时和现在的社会背景中,无疑是正确的,但绝对不是公平的。几次下乡,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农村的落寞,是的,是“落寞”而不是“落后”,我把这份落寞的缘由归结于被舍弃。曾经听过这么一句话,大致意思是“所谓的城里人,把他祖上翻三辈,他也是个农民”。其实,无论城里还是乡下,其的划分依据也仅仅是一个地域的划分,人本来就是人,又何必划分“三六九等”了。城市有电商,农村又为什么不能有电商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35760480@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删除处理。 以上内容均为网友发布,转载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