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文章资讯

微医CEO廖杰远:整合四大业务平台,未来将加码布局智能医疗

发布者:无忧迷    发布时间:2018-03-01 09:03:48    浏览次数:260次

“中国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医疗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共享、开放应用。这个时候发布的全国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平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微医创始人廖杰远如此评价道。

在此前举办的首届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大会上,发布该平台的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主任也表示,健康医疗大数据基础在连接,核心在于应用。在此背景下,微医推出了基于共享平台的处方共享平台和AI共享平台,同时整合以大数据为驱动的“微医云、微医疗、微医药、微医险”四大业务体系。

从2010年起,整个医疗市场上诞生了一大批以互联网医疗为创业方向的公司,微医也是其中一员。作为“大浪淘沙”后的坚守者,微医此番动作背后基于怎样的逻辑和思考?


微医CEO廖杰远:整合四大业务平台,未来将加码布局智能医疗


微医董事长兼CEO廖杰远

七年之痒

微医的前身是2010年成立的“挂号网”,如果把微医的创业经历比喻成一段婚姻的话,微医也算是熬过了“七年之痒”,慢慢过渡到一个平稳的发展期。从风起云涌的互联网医疗时代沉淀下来,微医都走了哪几步?

移动医疗时代,微医以医院为切入口打开局面,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微医主要扮演的是“IT服务平台”的角色,将医院窗口外移,实现就医流程的优化。通过免费挂号的方式与专家建立信任,随后通过为医院建立云平台,让医院的操作流程及医生协同在云上进行。

如今的微医以医疗场景为中心不断向外延伸。第一,基础业务:挂号,微医APP可以提供在线挂号、智能导诊等院内全流程服务。第二,线上辅助医疗服务,包括在线问诊、远程会诊、诊后随访、电子处方等。第三,从“诊断”到“治疗”形成完整的流程闭环。


微医CEO廖杰远:整合四大业务平台,未来将加码布局智能医疗


(实时更新的微医云大数据)


发展到第二个阶段,微医更多地是在发挥着“医疗服务平台”的作用,同时把品牌升级为“微医”,并且获得国开金融、腾讯、复星医药等共同投资的3.94亿美元的C轮融资。

2017年,在人工智能的风口下,微医也强化了自己“智能医疗平台”的属性,由医疗服务的外延向医学场景切入。3月,微医首家全科中心开业,打通医疗服务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最后一公里。11月,微医云发布,正式对外披露基于微医云的AI诊疗成果。

两个应用平台要解决什么问题?

为什么会发布这两个应用平台?廖杰远在接受雷锋网采访中表示,缺少家庭医生、医药流通环节费用高、医保使用效率低是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急待解决的三个难题,而“链接+AI”将会给医生、医药和医保带来变革。

因此,微医率先发布的处方共享平台、AI共享平台分别对应了“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下处方共享平台。据廖杰远介绍,该平台以微医作为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撑,他称之为“倒逼行业进步的一把利器”。“处方共享平台可以真正地缩短供应链,通过医药分开实现药品的阳光化。”

将药厂和医疗场景直接连接在一起,可以大幅压缩医药的流通环节。“中国看病贵,贵在哪里?贵在药品、耗材、器械。中国药企花在新药研发上的费用只有3.7%。但花在流通上的费用则是50%到70%。微医要做的就是减少医药在流通环节上的耗费。”

解决药品贵、流通环节多的痼疾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微医为什么能够作为处方共享平台的支撑单位?廖杰远认为原因可以归结为三点:

首先,处方共享平台的建设,前提是要有医院愿意将处方分享出来。微医已连接全国2400多家重点医院,在政策的引导下,处方外流的工作可以有序地向前推进。

其次,处方共享平台要和药店连接,跟药店的系统连上超过2万家的,除了微医,也没有别家可以胜任。

最后,微医在处方共享上拥有经验。前两年成立的乌镇互联网医院就是一个典型的处方共享医院。经过两年的探索,乌镇互联网医院已连接全国2400多家重点医院、100多家医联体、7400组专家团队,一年有数百万的处方在一个平台上流转和共享。

构建这样一个平台的好处在于发挥微医的“连接”属性,以此来撬动医药流通中的各个环节——后端的药企和药店以及前端的医院和医生,灰色利益链慢慢地被挤出。

廖杰远透露,2018年微医的目标是开拓到8万家线下药店,“只有达到这样的覆盖面,我们才能够担起处方共享平台的支撑作用”。

雷锋网了解到,就在大会召开的当天,微医与冯氏集团控股的利和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在吉隆坡签署合作备忘录,宣布在中国成立智慧医疗供应链及采购合资公司,连接医院、护理机构、医疗器械商和服务供货商,实现医疗器械、耗材和服务的集中采购,打通健康医疗服务产业链,压缩流程环节和成本,提升医疗机构整体运营效率。

处方共享平台解决的是“看病贵”的问题,那么AI共享平台解决的就是“看病难”的问题。据了解,该平台是由浙大睿医作为技术支撑。廖杰远认为,“看病难”的原因在于基层医疗力量薄弱,一年79亿人次的门诊量,单靠1308家三甲医院来消化并不现实,只有把基层医疗的能力调动起来,看病难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AI共享平台解决的正是“看病难”的问题。

现在,哈佛大学、浙江大学和微医正在共同开发“21世纪的赤脚医生”,将把38种常见病的诊断放置到机器里,让基层的医生在机器的帮助之下,成为一个专业的全科医生。“医学人工智能最大的价值在于放大和复制专家能力,人工智能可以成为医生的助手,让基层医生拥有‘院士级’的诊疗能力。”

微医的“四驾马车”

在两大平台之外,微医还整合了旗下的“微医云、微医疗、微医药、微医险”四大业务平台。“这四大业务是微医战略和业务的全面升级,也是对国家大力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与应用的积极响应。”

微医云

发布于2017年11月的“微医云”可以说是其一切业务的基础。在云化的基础上,微医与浙江大学等机构合作,推出两大医学人工智能产品——睿医智能医生和华佗智能医生。在微医的体系中,微医云也是最底层的技术平台,微医疗、微医药、微医险都依托微医云支撑。过去7年间,微医通过连接全国2400多家医院,实现了全国最大规模的“医院窗口云化”;通过乌镇互联网医院和全国100多家医联体,实现了全国26万医生的“诊室云化”;以电子病历、家庭医生签约为抓手,微医帮助黑龙江省、温州市、常州市、平顶山市等省市实现了区域人口健康信息的深度连接。

微医疗

以微医云为技术驱动,微医打造了面向亿万家庭和千万机构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微医疗”。该体系由“基地、网点、终端”三层服务体系组成,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全科+专科”的医疗服务。截至2017年11月,微医已与全国30个省市的2400多家重点医院、26万名医生实现连接,建立了包含互联网医院、医联体在内的100多个区域医疗服务基地,搭建了包含微医全科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药诊店在内的2万家覆盖全国的医疗服务网点。

随着“基地、网点、终端”的规模化落地,全新的“家庭医疗”服务模式逐渐成型。由微医通、微医APP组成的软硬件终端已帮助1.5亿多个人用户和100万家庭便捷地获得医疗健康服务。截至2018年1月,微医通累计签约订单已超过120万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廖杰远表示,未来50%的医疗健康服务有可能在家解决,35%的疾病可到附近的网点就医,大约15%的疑难病症转诊到服务基地。通过智能健康终端,用户一键即可呼叫家庭医生,并获得在线问诊、在线购药、在线医保等全方位同步服务,帮助老百姓实现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

微医药

纯线上的医疗服务能带来巨大的流量,但很难实现规模化营收。微医药板块以处方共享平台为依托,规模化连接医院信息系统、零售药店药品流通配送系统和医保结算系统,实现医疗、医保、医药多方的医疗信息共享应用。该平台通过乌镇互联网医院帮助全国近2万家药店实现在线处方和处方审核,规范了处方药的流通和使用。

微医险

微医险是微医推进开放式互联网健康险平台的主载体,通过大数据推进商业健康险的“开源”和社会保险的“节流”,目前已与人保健康、众安保险、泰康人寿等30多家机构开展了健康管理、医疗服务、保险电商等业务合作。

通过更加科学的预测,“链接+AI”能提高健康险公司服务能力,提高整个就医过程中医保的使用效率。微医还率先在四川实现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医保在线支付,居民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在线问诊、在线处方、药品配送和在线支付服务,医疗服务和医保使用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马云曾经说过,下一个能超越他的人,一定出现在健康产业里。作为最富有想象空间的医疗行业,互联网医疗的热潮已经慢慢平静下来。经过市场、资本的洗牌之后,目前,互联网医疗的产业资源已经向头部平台聚拢,作为头部企业之一,微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会更多。

对于未来的期待,廖杰远向雷锋网表示,微医从创立的第一天起就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在整合了四大业务体系之后,微医要做三件事:

第一、坚持微医的“连接”属性,连医院、连药店、连药企。

第二、处方审核,目前微医正在花大力气开发处方审核系统。

第三、在连接、审核工作做好之后,平台的公平性和开放性也要同步跟进。

“对于未来微医在整个产业当中的定位,我期待微医成为一个公共服务平台,能够以大数据的应用作为根本的路径,然后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推动医疗效率的提升、医药效率的提升和医保效率的提升。”

http://jbk.39.net/yiyuanzaixian/shyynkyy/

http://jbk.39.net/yiyuanzaixian/nyxhnkyy/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35760480@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删除处理。 以上内容均为网友发布,转载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