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说过:去股市割韭菜的没有资格成为企业家。他说这个话是有底气的——赶上美股牛市,京东上市之后保持了攀升,最近京东金融又宣布了新的融资消息,估值1330亿人民币。
从京东金融一系列举措来看,这家分拆出来的公司很有可能提前上市,毕竟,这是不赚钱公司们上市的末班车。
不过,1330亿的价格很有可能会走上小米估值的老路。
壹
7月初,小米选了发行价下限上市,刘强东惺惺相惜地表示,看到雷军的最后定价选择,为他如释重负,“前几年资本泛滥,很多创业公司享受了超高一级市场估值,这给很多创业者造成了假象,有的人甚至真的相信自己可以值这么多钱!现在可能到了裸泳的时候了!”
刘强东对二级市场倨傲是有理由的——京东上市以来一直处于美股的牛市及牛市加速阶段,目前估值506.8亿美金。
但是刘强东自己大概也明白,这个估值来得并不容易,尤其是今年以来,京东股价从每股50美元左右,一路下跌到目前的35美元左右,但与此同时,纳斯达克指数一路飙升,攀至历史新高。
而在一年以前,京东释放了创业以来的最好消息——盈利了,这正是2016年年底宣布分拆京东金融之后的效果。
为什么分拆?在京东股价持续下跌的2018年,动机似乎更容易看清楚——一方面是京东本身盈利情况并不乐观,需要把吃钱的新兴业务分拆出去,另一方面,京东给不出钱来扶持金融业务,分拆出来有利于金融业务的融资,尤其在2016年人们一直喊着资本寒冬来临时,分拆出来融资是当务之急。而2018年,这个寒冬的确来了。
2018年7月12日,京东金融宣布已与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投和中信资本等投资人签署了具有约束力增资协议计划,融资金额约为130亿元人民币,投后估值约1330亿人民币。
融资并不容易。据了解,从2月就启动了融资的京东金融,原计划在4月底完成打款,但是直到6月,市场上仍然有大量的京东金融融资份额在向散户出售,而且在市场上进行售卖的京东金融融资份额,估值均低于官方宣布的1330亿元。
相比之下,蚂蚁金服高达140亿美金的融资,从启动到完成,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京东金融融资一直是不容易的。2016年1月,京东金融曾获得来自红杉中国、中国太平以及嘉实投资三家机构领投的66.5亿元人民币融资,融资完成后,估值达到466亿元人民币;2017年年初,京东金融开启了一轮新的融资总额约为143亿元的A+轮,主要以出让京东集团老股和对京东金融直接增资的方式进行,当时,京东金融的估值将接近600亿元。
等到此次融资时,京东金融的估值一跃跳上千亿。实际上, 3月中旬,《券商中国》曾披露称中金、中粮将投资100亿给京东金融,当时报道称其估值在1650~1900亿。到了5月,市场上流传的京东金融估值就变成了1200亿人民币。6月份,一份销售文件显示,京东金融的估值只有1000亿。
此外,根据机构人士在朋友圈发出的京东金融融资份额,拿货价仅有960亿。7月18日,胡润独角兽估值榜显示,京东金融估值为1000亿,而这距离京东金融7月12日官宣的1330亿估值仅有一周时间。
扑朔迷离间,京东金融估值从1900亿滑落至1000亿,接近腰斩。
贰
寒冬之中,赶紧上市或许是当务之急,相信无论是资方还是企业本身都有抓住这个时间窗口的压力。
京东金融2013年脱胎于京东集团,最先兴起的板块是京东商城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一张保理牌照让京东金融有了第一个产品——京保贝,但京东业务的爆点是消费金融。
2013年一度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6月,余额宝横空出世;微信5.0上线,增加“微信支付”功能;支付宝钱包成为独立品牌……而京东金融成立后不走寻常路地选择了消费金融,2014年2月,国内首款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京东白条”上线也成为京东金融发展的“爆点”。
之后,在消费金融板块,京东还做了财富管理、众创生态等业务线,不过,如今有存续力的似乎只剩下白条产品类。在京东金融的收入结构里,2017年前三季度消费金融业务收入占比达到50%。
到了2016年,京东金融从京东拆分出来时,36kr等媒体报道称,京东谋求的是A股上市,而这一资本举措让京东对于经营主体的身份问题得以清理,也能够因此获得更多的金融牌照——中国大部分金融牌照都对经营主体的资质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包括资本层面。
媒体报道指,当时京东手里握着第三方支付牌照、商业保理牌照、小额贷款牌照、保险经纪牌照等,拆分完成后,京东金融还打算继续谋求5张金融牌照——银行、保险、证券、消费金融和个人征信。
若能获取银行和消费金融牌照,对于京东金融来说意义很大。36kr当时报道指,一直以来,京东金融能从银行获得的流动性资金贷款都比较有限,除关联方借款之外,资产证券化融资是其主要融资渠道,这无疑将影响京东金融旗下贷款类业务的放量发展。
但到了2018年5月,京东对业务做了调整,把业务分为个人服务、企业服务两大事业群组,成立了个人服务群组(C-SBU)、企业服务群组(B-SBU),后者包括供应链金融部、金融科技业务部、农村金融部、农村信贷部等等。
京东金融内部邮件中提及:在京东金融成立之初,其模式为B2C,直接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当京东金融积累了风险定价、客户运营等能力之后,开始转变为B2B2C的模式,利用以往对消费者和供应商的经验积累,为金融机构提供数据和科技服务。
在2018年博鳌论坛上,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谈及京东金融将在未来“去资产化”,“未来京东金融的收入,将来源于服务金融机构产生的服务性收入,而不是拥有资产所获得的收益。”
这意味着,京东金融在未来将不直接持有金融资产,往金融机构转移,包括白条、京保贝、京小贷等,资金池子放在合作银行。
以消费金融产品“白条”为例,京东金融在未来会与金融机构合作,包括联合搭建风控模型等,而资产直接放在金融机构。
从这个角度来说,京东金融不再需要争取金融牌照,也就是说,不一定需要在A股上市。
此前业界对京东金融的猜测是,京东金融至少还需要5年才能够上市——A股上市要求企业三年盈利,而数据显示,京东金融最近三年的净亏损分别为12.56亿元、10.73亿元、约7亿元,从成立以来,京东金融已经连续四年亏损,即便今年京东金融宣布单季实现盈利,那么实现三年盈利也要至少到2021年。
如果不再需要拿牌照,迅速上市成为一个可能。
叁
京东金融大可以提前上市,即便是在这个寒冬中也可以上。
略大参考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小米上市之后几个月内的表现会是科技公司乃至中国创投行业重要时间点——小米上市如果市场反响好,大家或许继续做新的流量估值梦;不好,则一个泡沫时代就此结束——按照流量而不是利润来估值的方式很可能就此被资本市场摒弃,而一旦游戏规则改写,不赚钱的科技公司们则永无翻身之日。
小米最终选择了低价上市,估值一路滑坡。大概今年年初,小米曝出2000亿美金估值上市的新闻;不久后迅速改口,声称已选定承销商,估值为1000亿美金;之后,新闻报道再次改口,调整为800~1000亿美金。到最终上市的时候,按照地板价17港币定价,算下来小米估值仅有500亿美金。
寒冬已经非常明显,最近百余家登陆港交所的企业中,七成都破发。
从某种程度上,京东金融此前估值滑坡与小米非常相似。但或许破发也比估值规则改变、估值进一步下跌要好,毕竟京东金融要赚钱还是遥遥无期的事情。太原东方男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