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几件事情刷爆了汽车朋友圈,一是全球电动车先锋车企特斯拉准备“玩”私有化,以缓解目前的财务危机;二是中国新势力造车车企蔚来汽车赴美IPO,开始海外圈钱。两件事情似乎都与资本有关,引发人们对于新势力造车前景的种种猜测。
马斯克的无奈之举
要说在资本市场的吸金能力,特斯拉创始人在汽车圈恐怕无人能敌,科学家身份以及航天方面的成绩,让这位光芒四射的汽车人在资本市场所向披靡,并成就了当今特斯拉在全球汽车圈的圣名。
但是任何资本都是冲着盈利去的,一旦特斯拉盈利能力出现问题,资本市场负面消息也会接踵而至。今年年初,特斯拉遭遇了成立14年以来最大的危机,就连马斯克在愚人节也不无“感慨”:特斯拉要破产了!
特斯拉的主要问题仍然是长期不盈利。从5月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来看,由于Model 3的产能等问题,特斯拉净亏损已经超过7亿美元,累计了近94亿美元的额外债务,距离破产仅有一步之遥。全球多家投资机构也开始不看好特斯拉,普遍下调了股票定级,让特斯拉一度陷入困境,股票开始大幅波动。
为了挽回局面,马斯克甚至不惜怒怼华尔街股票分析师,称“华尔街也想做空我们”。而另一方面,马斯克在特斯拉内部也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比如节省成本,内部进行裁员,以渡过难关。与此同时,马斯克本人自己也担当起Model 3提升产能的监工,在工厂内打地铺,可谓煞费苦心。
当然,除了出力之外,马斯克也自掏腰包购买了价值1000万美元的3.3万份特斯拉股票,之后又要以342美元左右的价格,收购7.5万股特斯拉股票,总交易金额2490万美元。至此,马斯克本人已经占特斯拉已发行股份的19%,成为特斯拉最大的持股人。
经过数月的自救,特斯拉似乎走出了困境。根据特斯拉第二季度的财务报表,特斯拉第二季度营收突破40亿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27.9亿美元大增43.4%创造了新纪录。产销方面,特斯拉生产了5.33万辆新车,实际交付4.1万辆新车。其中,包括2.23万辆Model S和Model X以及1.84万辆Model 3。这一成绩相较于一季度,收入增长了23%,比2017年二季度增长了47%,其主要原因是Model 3产能的爬升和交付。
受此利好消息的影响,特斯拉股票连连报喜。但是,马斯克似乎厌烦了股票市场波动对于特斯拉持续发展的影响,依然在8月2日突然以个人身份通知特斯拉董事会,计划以每股420美元的价格将特斯拉私有化。按照马斯克的说法,这个价格相比当时的每股350美元的股价(每股350美元的股价已经反映了自8月1日公布第二季度收益前到当时已经上涨的16%)溢价了20%。
据马斯克透露:“两年前,沙特阿拉伯主权财富基金多次就特斯拉私有化与我沟通。他们在2017年初和我首次会面并表达了关于此(事)的兴趣,因为需要从石油转向多元化。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他们又与我进行了几次会谈,重申对此的兴趣,并试图推动即将进行的私有化交易。”
“最近,在沙特阿拉伯的基金通过公开市场买进特斯拉约5%的股份后,他们主动要求再次进行会晤。那次会议于7月31日举行。沙特阿拉伯的基金董事总经理对于我之前没有与他们推进私有化交易而表示遗憾,并且他表示将强烈支持特斯拉在此时进行私有化交易。我从他那里了解到,他们不需要其他决策者的批准,并且渴望推进私有化。”
马斯克后来补充说:“7月31日会议结束时,我对与沙特主权基金的交易能够形成,推动私有化进程只是一个程序问题是没有疑问的。这就是我为什么会在8月7日的声明中提到‘资金有保障’的原因。”
对于外界称特斯拉需要700亿美元才能实现私有化这一报道。马斯克说:“这大大夸张了实际的资本需求。每股420美元的买断价格仅适用于在特斯拉私有化后不再持股的特斯拉股东。我目前能做的最佳估计,就是所有投资者所持的大约有三分之二的股票将转投私有化的特斯拉。”显然,在这一交易中,沙特主权基金拥有足够的资金。
目前,在法律顾问的协助下,特斯拉董事会已经组建了特备委员会,对私有化进行适当的评估。当然,即便是董事会批准这一计划,还需要获得所有必要的监管部门的批准,并且提交给特斯拉的股东们进行最后表决。
一些外界专业人士表示,对于马斯克而言,目前最担心的是特斯拉现有的公众股东中,会有多少还继续持有特斯拉股票,毕竟特斯拉仍然处于亏损之中。某种程度上,马斯克现在正在推进的私有化是与资本市场的一场博弈。
李斌的资本之忧
在中国汽车市场,新势力造车同样面临资本压力。8月14日,有“中国特斯拉”之称的蔚来汽车宣布,已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IPO文件,计划募集资金18亿美元,用于蔚来汽车的研发及扩产计划。
而就在今年上半年,蔚来汽车“险情”不断,创始人李斌对“未来”还在发愁。按照产品推进计划,今年上半年,蔚来汽车将完成小批量ES8车型的交付,但是直到5月份,蔚来汽车江淮代工厂仍然“冷清”,此事一经媒体曝光,迅速引来人们对于蔚来汽车的各种质疑,在资本市场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经过不懈的努力,直到6月28日,蔚来ES8才开始向外部用户交付,兑现了其在2018年上半年批量交付的承诺,也证实了蔚来是在努力造车。在交付现场的演讲中,李斌甚至几度“哽咽”,个中滋味暗含新势力造车的不易。
按照此前的交付计划,蔚来汽车6月底要向用户交付550辆ES8,8月起完成产能爬坡,到9月底要完成首批1万辆创始版ES8的交付。但是目前来看,蔚来汽车进展迟缓,尽管做到了上半年批量交付的承诺,但550辆的交付是否能实现依然成为一个谜。显然,在产能爬坡阶段,蔚来与特斯拉遭遇同样的资金窘境!只能通过二级市场进行再融资。
根据蔚来汽车的招股书显示,蔚来汽车在2016年亏损约25.73亿元人民币,2017年亏损约7.59亿美元,约50.21亿元人民币。2018年上半年,蔚来汽车亏损约5.03亿美元,约33.26亿人民币。2016至2018年上半年亏损合计约109.19亿元人民币。从业绩来看,尽管2018年有收入记录,但是仅为4440万人民币左右,这相对亏损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据披露,今年上半年,蔚来汽车实际已经烧掉了5.49亿美元的现金,而2017年全年则为6.91亿美元。今年上半年,蔚来汽车的资本支出达到了1.63亿美元。种种迹象显示,蔚来汽车烧钱模式仍然在持续。
早先,李斌本人对外界公开表示,一个新创公司,如果没有能融到200亿元的能力,可能难以开创一个新的品牌。实际上,经过数轮融资,蔚来汽车融资规模约在150亿人民币左右,并没有达到李斌的理想状态。而此后资本市场出现的波动,让李斌直面各种压力,因此适时登录二级市场融资成为权宜之计。
根据蔚来汽车的招股书披露,蔚来创始人李斌持股17.2%,腾讯持股15.2%,高瓴资本持股7.5%,蔚来北美CEO Padmasree Warrior持股1.4%,车和家创始人李想持股1.7%。目前,除了ES8之外,蔚来汽车在同步研发另外两款车型,包括将在今年年底前推出的第二款量产纯电动车ES6,该车型将在2019年上半年开始首次交付。
提振信心是蔚来汽车当下的头等大事。为了取得蔚来汽车潜在用户的信任,CEO李斌声称将拿出自己持有的5000万股蔚来股份(约占其个人蔚来股份的三分之一),成立用户信托基金,让所有蔚来的用户讨论如何使用这部分股票的经济收益。显然,李斌是为了“让NIO和用户之间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试图把蔚来汽车打造成为一个用户拥有企业决策权的企业,回避特斯拉在股市上的巨大波动。
至于蔚来汽车上市的前景,业界普遍对此并不乐观。 理由很简单,一是近期资本市场表现欠佳,多家国内公司上市后一度破发,比如哔哩哔哩、爱奇艺、优信二手车等,蔚来汽车选择在这一时机上市,显然选错了时间。二是蔚来汽车距离盈利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恐怕会影响其在上市后的表现。
当下的蔚来汽车,已经俨然成为一个烧钱机器。据爆料,单就去年蔚来汽车“NIO Day”活动,耗资额度就达到了8000万元,此后又先后在13个城市布局15个蔚来中心,如果加上分布于欧洲、美国和中国的研发与工程人员,蔚来的人力支出也成为了当前新势力造车车企中最高的一个,其今后耗资仍然会有增无减。而在产销方面,截至7月31日,蔚来ES8订单数为1.7万辆,交付仅为481辆。由于产能不足等问题,预计在9月前恐难以实现大批量交付,盈利前景仍然堪忧。
对于此次推进的纽交所IPO计划,业界较为一致的评价是:李斌是在用金钱换取时间。
造车不能“滚雪球”
相对其他行业,新势力造车更像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如果没有强大的融资能力,要想打造一个品牌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在中国汽车市场,除了特斯拉和蔚来汽车之外,包括小鹏汽车、威马汽车、拜腾汽车、奇点汽车等众多的国内新势力造车车企同样面临巨大的资本压力。
目前,在造车新势力中,蔚来汽车、威马以及小鹏汽车算是融资规模最大的三家企业。其中威马汽车募集已经达到近200亿元,蔚来汽车大约在165亿元左右,小鹏汽车在完成40亿元的B+轮融资后,融资规模也超过了100亿元。这些车企都在积极地推进并打造一个覆盖大出行领域价值链的生态系统。
一些业内专业人士认为,新势力造车的窗口期可能仅仅有3-4年的时间,如果不能在产品及品牌方面立足,恐怕会有很多新势力造车车企逐渐淡出,这也是目前主流的新势力造车车企急于通过资本市场建立安全感的主要原因。
当然,在新势力造车圈也有不急不躁型的车企,这些车企采用的是一种“滚雪球”的发展模式,一边推出适应市场的车型,一边通过良好的声誉继续融资,比如爱驰、前途等车企目前融资规模仅在70亿和30亿元左右,对于资金的渴求似乎并没有那么急迫。普遍认为,目前汽车市场上已经推出量产车型的造车新势力或许已经超过100家,但最终能够胜出的可能不会超过10家。
不管是哪一种新势力造车车企,当下普遍采用的是“圈钱造车”,然后再“造车圈钱”模式,但是这一模式是否能坚持到最后目前尚难判定。当务之急,新势力造车车企迅速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是王道,否则必将出现特斯拉初期发展的“怪圈”,最终只能靠拼管理层的“人”格魅力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35760480@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删除处理。 以上内容均为网友发布,转载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