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文章资讯

甩锅式回应火上浇油,拼多多负面舆情已到“爆雷”级别!

发布者:用户18******257    发布时间:2018-08-06 14:53:33    浏览次数:324次

  这一轮舆论危机的症结在于销售侵权假冒商品,不解决该核心问题,争议将始终伴随拼多多。人民日报在昨日发布的微评中指出:“购物平台不能沦为山寨厂商赖以生存的温床,否则伤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更会透支平台声誉。”该篇微评甚至使用了“防止拼多多沦为‘坑多多’”这样的严厉标题,可以说,这既是对拼多多须守住底线的告诫,也是对拼多多须规范发展的期待。


  自7月中旬以来,拼多多购物平台接连被指控涉嫌售假,尽管期间经历了短暂的上市高光时刻,但这个电商独角兽至今仍身陷这场持久的舆论泥淖之中。


  7月31日,在一场尴尬甚至有些狼狈的媒体发布会上,拼多多“甩锅”不成,反倒招致更为猛烈的声讨。8月1日,针对近日热议的“拼多多”涉嫌销售侵权假冒商品事件,国家市场监管下发《关于加大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力度的通知》,表示将加大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力度;8月3日,拼多多在美遭集体诉讼,被指监管无效、声明带实质误导等。


  各种质疑声在不断推高拼多多负面舆情指数的同时,也对其市值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截止8月3日,拼多多已经连续三日暴跌,股价徘徊在20刀左右,市值较上市当日近340亿美元的最高点蒸发掉近100亿美元。


  拼多多的囧境,正在由公关危机转化为实质性的商场困局。


  拼多多“回应一切”


  与持续推高的负面舆情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6:00(8月3日),关于拼多多的媒体平台推文多达9千余次,其中微信1036次,微博3561次,网页2529次,客户端1042次,论坛640次,报刊89次……(不完全统计,数据仅供参考);且随着拼多多“回应一切”所引发的次生舆情的发酵,数据仍在激增,这说明媒体和公众在持续关注此事。


  注:图表来源于清博大数据


  7月29日,负面舆情预警趋势持续推高,8月2日和3日达到高峰,已至“红色预警”级别。由图分析可知,7月31日拼多多“回应一切”的行动,未起到给负面舆情“点刹车”的作用,反而因“甩锅”招致网友的反感,引发了新一轮更汹涌的舆情危机。此间,被侵权商家和个人的起诉、揭发、维权也在不断推高负面舆情指数。


  热点文章方面,7月30日,一篇题为《拼夕夕上市让中国打假倒推20年》的推文刷屏,文章历数持续多年的中国曲折的商品打假史,“就在我们正在享受“消费升级”红利之际,却因为拼多多的横空出世,仿佛一夜又回到了20年前”。该文影响很大,在7月31日拼多多的媒体沟通会上也被提及。8月1日,公号“少女兔”推出《3亿人在用的拼多多,承包了10亿人的笑点》一文,细数拼多多上的“搞怪商品”,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和吐槽,文章很快突破十万+。


  注:7月31日拼多多召开媒体沟通会回应系列质疑


  此外,还有其他一大批公号文跟进,从标题可以看出舆论的整体基调是非常负面的,情绪以对立、批评、嘲讽为主,例如《拼多多甩锅》《拼多多首次回应公众质疑,却惨遭市场监管总局“打脸”!》《拼多多假货风波不断 专家:拼价格不能没有“底线”》《拼多多:中国经济的残酷底层物语》《拼多多还是个孩子,就不应该承担责任了吗?》《拼多多:三亿人都在坑的假货APP!》……


  KOL方面,知名创业导师牛文文在朋友圈发布创始人危机公关指南,指出“创始人内心决不能有委屈感和愤怒,装装样子可以,但适可而止。危机当中,一遍一遍提醒自己,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你,而不是别人。”微博大V“老高电商圈子”发微博指出:“拼多多股价大跌,黄铮说让一个三岁不到的公司,承担一面倒的舆情是不公平的,但……这些假货品牌对消费者就公平了吗”……


  拼多多上市前后的舆情特征


  复盘拼多多这次所遭遇的舆论危机,上市是关键节点,打假是主要痛点。从反馈来看,站在拼多多对立面的多数人都不是这一电商新贵的常规用户,他们轻而易举地达成了一个共识——如果一个专卖假货的平台可以上市,那还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在行业规范和用户认知层面,拼多多的核心困境在于:第一,售假被定义为电商平台的致命原罪;第二,外界普遍认为拼多多售假;第三,不断有知名企业和知名人物指控拼多多售假。这种语境下,本轮负面舆情的演变也就有迹可循了,在拼多多上市前后,舆情整体呈现以下几种特征。


  注:拼多多上市前后时间轴线


  一、对拼多多的贬损是累积情绪的集中释放


  客观地讲,拼多多在电商江湖的高效突围是一个奇迹,而奇迹时常和荒诞同行。所以,一直以来,都存在两个拼多多。一个迅速收割流量,高频次出现在社交媒体和综艺节目,借助低价、社交、拼团三驾马车,一路狂奔到纳斯达克,不断创造奇迹;一个成为假货的代名词,四处投放令人抓狂的洗脑式广告,于挂牌上市的同时遭遇集中炮轰,不断演绎荒诞。


  此时此刻,拼多多的奇迹正在被遗忘,拼多多的荒诞正在被放大。上市像一个催化剂,彻底激怒了原本就心怀不满的人们,正如其新闻发言人在回应中所说,“拼多多正在受到罕见的波次网络舆情攻击。”


  攻击的舆论中夹杂着反感、嫉妒、费解、凑热闹等各种复杂的心理,这一系列的贬损也正是累积情绪的集中释放。毕竟,奇迹属于拼多多,而荒诞却属于大众,这是一组现实矛盾。退一步讲,批评售假也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安全的事情之一。


  二、拼多多抱怨甩锅式回应火上浇油


  这场舆论风暴中,拼多多的回应非常抢戏,但大多却适得其反,不仅没有转移注意力,反而将身上的火越烧越旺。其中引发最大争议的是创始合伙人达达在上海发布会上的几点说法:


  1、假货问题是人性问题、社会问题,让3岁的拼多多承担是不公平的。


  2、假货不是有了拼多多才出现的,在淘宝、京东都出现过。


  3、如果把所有的行业问题都放在拼多多上,是不公平的。坦白说,拼多多也解决不了行业所有的问题。


  如果放在平时,这种发言倒也无伤大雅,至多引来部分吐槽,但置于回应负面质疑的场景中,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如新京报“沸腾”评论所言:“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理应直面平台自身的问题,并主动承担平台责任,而不是像个孩子一样,满腹牢骚地说,我的问题其他人也有,将责任甩锅给行业、社会与人性。”


  三、精英黄峥和他“脏乱差”的拼多多


  最近几天,关于拼多多CEO黄峥的文章多了起来。在众多创投大佬和财经作家的眼里,黄峥是绝对的精英。他自己曾说,“我要努力做同一代人里最靠谱的一位。”


  但从舆情来看,公众似乎觉得拼多多并不靠谱,与黄峥的精英人设差别甚大,以至于出现了“本分黄峥,异类拼多多”这样的形容。黄峥富有故事性的过往、低调而务实的现在,的确为拼多多的形象加分不少,但仅此而已。黄峥目前并没有顺利打破拼多多“脏乱差”的标签,他创业后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不被理解,直到现在,他和拼多多依然不被理解。与此同时,精英与所谓“售假”的结合,反而加深了部分人的质疑。


  四、售假负面舆情的长尾效应会很显著


  舆情事件中的长尾效应,即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舆情的周期拉长,影响不断绵延。从7月中旬拼多多被公开指控售假,到7月26日挂牌上市,再到今天,这期间指控接连出现、媒体持续跟进、批评愈发凶猛,俨然一副大型公共事件的景象,这恐怕会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提起、被引用,从而对拼多多造成反复的负面影响。


  而且,这一轮舆论危机的症结在于销售侵权假冒商品,不解决该核心问题,争议将始终伴随拼多多。人民日报在昨日发布的微评中指出:“购物平台不能沦为山寨厂商赖以生存的温床,否则伤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更会透支平台声誉。”该篇微评甚至使用了“防止拼多多沦为‘坑多多’”这样的严厉标题,可以说,这既是对拼多多须守住底线的告诫,也是对拼多多须规范发展的期待。

太原东方男健医院

太原东方男科医院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335760480@qq.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删除处理。 以上内容均为网友发布,转载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