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商依旧火爆,实体行业还有几分胜算?
前不久电商“618”购物狂欢节,不少人借此促销机会在以京东为主的网购商城大量采购,据官方数据统计,6月1日0点至6月18日24点,光京东一个平台累积下单金额已经高达159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199亿元,增速显而易见。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618”,参与的电商平台颇多,甚至天猫、淘宝、亚马逊中国等电商巨头也积极投身进来,一个简单的“618”狂欢在规模上慢慢逼近“双十一”。
电商平台的火爆程度一年胜过一年,相应的带动物流等周边行业兴起,解决了一些就业问题,功不可没。
有人欢喜,铁定有人忧
近年来的传统实体行业,不得不用惨淡来形容。
在炒房大背景下高昂的“房租成本”、“人员成本”及“融资难”这三大难题摆在每个中小实体企业面前,而最致命的,似乎是电商平台的不断冲击。
仅仅在2016年,消费者熟知的玛莎、百盛、华堂等二十多家外资纷纷退出中国市场,而国内实体业代表之一的万达,从2017年至今,也是风波连连,甚至近期传出万达高管跳楼的自杀事件,影响颇大。
王健林曾在媒体中表示,有意退出房产行业。
实体行业整体发展状况低迷,未来能否打赢市场战,重回昔日的繁华景象,必须做到实时观察包括楼市在内的整体经济市场变化及对于创新的商业运营模式的思考。
新零售,实体业的救命草?
在过去两年,不论是京东的刘强东还是阿里的马云,他们都谈到了一个商业新名词:“新零售”。
顾名思义,新零售就是将线上的零售和线下的零售相结合,互相取长补短,实现最大的收益。但是,所谓的“新零售”,这种结合线上线下的运营模式,说白了,本质还是零售。
值得注意的是,“线上+线下”是电商巨头引领的商业模式,有慢慢向垄断方向发展的征兆,该运营模式不适用小微企业。
说的严重点,“新零售”很有可能会进一步打压实体业的发展。
马云创办的无人超市、花呗便利店已经逐渐普及,京东的无人超市不甘落后,加盟的进度逐步加快,其他电商平台也在试水这一块业务,它们是巨头们“新零售”的实践。
这些无人超市规模相比传统的大型超市要小很多,但是未来不排除会逐步增加经营面积、扩大规模的可能,甚至取代所有传统超市。
那么问题来了,无人超市严格意义上并不算实体零售,它是否会对实体零售业带来巨大影响?
答案是肯定的。
从这一新兴经济模式来看,这无疑是电商平台对实体零售的又一次打击,电商巨头们依旧稳操胜算。
实体业真将消亡?
那么对于创业者和投身实体的每个从业人来说,实体行业真的没有前途吗?
不见得。
实体行业是个总称,民生这一块可以将其细分至“衣食住行用”五大方面,侧重的是生活必需品,相较于其他板块,这些行业最能显示出实体业的优势。
对比大众的消费心理发现,在实体店买衣服和通过网购的方式买衣服,至今仍在网上争论不休。考虑到网购可能存在假货,量身定制难等诸多因素,越来越多的人依旧选择去实体店。
同样,餐饮业必须建立在实体店面基础上才能服务大众,即使是外卖平台,也必须将店面、地址展示出来,否则很难获取消费者的信任。
电商会做商机,实体业更应学会须抓住市场的机会来为自己争取胜算。
近期是世界杯,有的人选择狂欢,有的人选择抓住商机。其中,最主要的商机就是夜宵市场。
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第一场比赛前15分钟,美团战报显示,美团外卖订单量较前日暴增40%,当天晚上9点到12点,共送出了28万瓶啤酒和153万只小龙虾。
小龙虾外卖基本抢占了整个世界杯的消费市场,竟然还诞生了一个新兴职业,“品虾师”。
诸如世界杯给电商带来了商机,同样也给实体业带来了商机。
由此可见,实体业要想发展,也要学会像电商那样,积极抓住商机,改变落后的现状,这对任何一个如今还想做实体的创业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国家都在帮,实体业也该争气点了
宏观政策方面,国家也在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为了给实体行业注入动力,中央在今年两会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投融资体质改革的意见》、《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等发展纲要,希望通过全面有效的支持方针帮助实体经济恢复市场主体地位。
国家政策对实体经济的重视,也给了实体业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和推动潜力。
另一方面,随着电商平台发展火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导致政策上也受到了各项限制,比如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需强化“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得对商品虚假宣传、严控信息安全等要求、加强监察等要求。
按照这样的趋势来看,未来政策对电商的限制会更加严厉。
实体业的未来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电商平台无疑是消费者和创业者的优先选择,相对于实体业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但实体业现状虽然萧条,但是放眼未来的风向,无非两个结果:
在电商巨头们的引领下,线上线下的“新零售”运营模式会大面积推广实施,传统实体业会遭受更大冲击,同时也迫使其加快进一步的升级转型。
传统实体业在国家政策和消费者观念的彻底转变后,战胜电商,重获市场主导地位。
在笔者看来,实体业如果只依靠国家政策、寄希望于消费者观念转变,不去做自我升级,战胜电商的概率基本为0。
只有通过自我产业升级,跟着宏观政策来调整运营策略,才能在未来和电商达到五五开的局面。
每一个投资人和从业者须谨慎看清市场形势,要有一个“电商有利也有弊,实体也还不差”的心理。
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实体业想要追上与电商,还有一段很长的一段路要走。